大摩:上调中国股票评级,看好哪些行业?

摘要

来源|张吃鱼工作室  整理| Martini      价值线导读在上周,大摩把中国股票评级上调了(已有近3年未作调整)。而在此前的周例会中,中国策略首席Laura Wang对中国股票表达的观点是低配、没看到转机。本周一

来源|张吃鱼工作室 
 整理| Martini      

价值线导读

在上周,大摩把中国股票评级上调了(已有近3年未作调整)。而在此前的周例会中,中国策略首席Laura Wang对中国股票表达的观点是低配、没看到转机。


本周一闭门会议上,针对这次评级上调,Laura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干货满满。


其主要观点包括:


1)从2023年年初开始,ROE已经去到了历史性的低位,从此开始了一路修复的过程,接下来的2-3年,还可以进行持续性的修复。


2)很多中国公司,开始提升股东回报率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对分红的表述。股票回购在2021年后有明显的提升。


3)中国股市的行业构成产生了变化。


4)民营经济座谈会。


5)全球投资人在过去两三年中逐渐形成了一个默认的观念,即中国已经被排除在最新一轮的以人工智能为首的全球科技进步的场景之外了。Deepseek的出现改变了这种认知。



评级调到哪了?

大摩上次上调A股评级,是在2022年年末,也就是疫情结束之后,整个经济重开。当时上调评级至overweight(超配)。
当时的上调是短暂性的,到2023年年中左右,又调回了比较谨慎的位置,因为当时发现整体经济形势恢复不如预期,同时在7月末的zzj会议后,政策并没有很明显的提升。
这一次上调,是在全球新兴市场里,把中国调到了equalweight(同等权重)的位置。(注:这次上调到的equalweight不如上次的overweight乐观)

为何外资重新看多中国?
此前,外资对于A股持续保持谨慎,主要体现在:
①俄乌战争复杂的地缘政治的局势;
②长期负通胀状况以及可投资性考量;
③未来成长性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怀疑。
在过去几年,中国股市出现了更为明显的下滑,因为产能过剩、负通胀,以及互联网公司和私营部门相关的监管环境重塑。
从2023年年初开始,可以看到ROE已经去到了历史性的低位,接下来的2-3年,还可以进行持续性的修复。
目前ROE是不到11%,预计在2026年会超过12%,2027年年底达到12.4%。
原因在于:
①从2021年之后,很多高质量的、有所作为的、怀有远大抱负和理想的中国公司,其实已经开始进行艰苦卓绝地提升股东回报率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对分红的表述。
②股票回购在2021年后有明显的提升。
③从行业的构成上看,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以互联网为首的媒体娱乐、电信、可选消费、分红非常高企的金融板块、科技创新领域走在前列的IT板块,在过去的四年,他们在股指的权重提升了接近10%。而必选消费、原材料、房地产等行业,权重相应地下降了9%。所有这些行业目前在MSCI China指数的权重不到10%。在过去4年里,这些被宏观经济和负通胀极度拖累的板块,他们的股指权重已经被砍掉了一半。

对比全球新兴市场,
A股处于什么位置?
在2023年年初最糟糕的时候,中国的投资回报率只相当于新兴市场的70%。目前已经修复到90%以上。在未来两年中,汇合的几率非常大。也正因此,中国相对于新兴市场的一个估值折扣也应该大幅的缩减。
陷入估值洼地的原因:
①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以及监管环境的收窄;
②地缘政治恶化、俄乌战争等;
③中美估值差异持续性扩大。MSCI China和标普500估值的差距,目前为止还是高企在54%的折扣,也就是中国股市的估值只有美股的一半。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球投资人在过去两三年中逐渐形成了一个默认的观念,即中国已经被排除在最新一轮的以人工智能为首的全球科技进步的场景之外了。
上述原因目前均已看到有扭转的迹象:
①民营经济座谈会,释放十分强烈信号;
②俄乌战争大概率要达成停火协议;
以deepseek为首的一系列民企,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集中力量在科技最前沿的领域进行技术革新,让全世界的投资人重新审视中国,不仅是作为一个全球科技竞争的参与者,而且是极大概率可以成为一个引领者的身份。尽管不是中美50:50,但会多投下注。

外资还有多大流入空间?
该选择哪些行业?
截止到2月13日的数据,欧美的主动型基金没有资金流入到中国,一切发生的都太过迅速因为全球投资人可能还没有完全把他的思路理顺,也可能没来得及有时间反应。所以到目前为止,主动型基金参与的程度基本上看不到。
被动型基金,到目前为止,净流入只有1 billion;而去年9月份那一波,净流入差不多17 billion。所以从海外投资人参与的角度来讲,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认为接下来整体市场行情的走势是非常看好的。
从行业布局的角度,从之前的相对比较防御性的策略(比如电子通信,公用事业)转向了对媒体、娱乐、电商、IT,同时把美图、港交所、阿里巴巴等公司加入到了清单,把红利型股票剔除出去。

附件:
高盛:AI重估中国,
DeepSeek引来转折时刻

DeepSeek引发了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高盛中国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中国股市AI投资框架。
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连同其他近期推出、被视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成本效益的中国AI模型一道,改变了中国的科技题材叙事,重估了投资者对于AI所带动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乐观情绪,并助力恒生科技指数/MSCI中国指数在过去1个月大涨27%/19%。而自2022年11月ChatGPT面市以来,美国股市飙升50%,市值增加了13万亿美元。
AI提升了企业盈利、股票估值倍数和投资组合流动性
高盛中国预计,未来十年,AI的广泛普及有望推动中国股票整体盈利每年提高2.5%。此外,增长前景改善加之潜在的信心提升预计将推动中国股票的合理价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这些因素促使其将MSCI中国/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上调至85点/4700点,意味着未来12个月存在16%/19%的上涨空间。在AI为中国增长前景赋予更多希望的同时,为解决根深蒂固的宏观挑战并推动股市的可持续上涨,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仍不可或缺。
中国AI股的整体投资框架
将中国所有上市公司分为两大类:AI科技股和非科技股,并进一步细分为六个题材:半导体、电力和基础设施、数据和云、软件和应用、收入增长型企业和生产率提升型企业,以分析AI生态系统中的特殊性。与美国周期类似,中国半导体股和A1基础设施股已经跑赢大盘,这表明后周期受益企业的追赶潜力可观。
深度探索中国Al生态系统中的投资机会
对于宏观投资者和指数投资者来说,在主要基准指数中,恒生科技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的科技/AI相关股占比最高。从题材来看,由于Al资本支出周期放缓,但应用场景创建和变现步伐加快,高盛目前更看好数据和云以及软件和应用。

企业利润:未来10年,AI可以将收益每年提高2.5%
从概念上讲,AI可以通过三个主要途径提高企业收益:
1.生产率提高2.成本节约3.新的收入机会。
生产率提高:我们将经济学家基于人工智能的生产率改善估计(未来10年对中国GDP增长的累计影响为9个百分点)应用于趋势GDP增长率,并通过收入对GDP增长的乘数进行缩放,以估计顶线影响。这种方法表明,中国企业能够采用人工智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MSCI中国指数在未来10年的年均收益增长率可能提高1.1%。
成本节约:另一方面,假设效率的提高只能通过自动化和劳动力优化来实现,我们估计,微软中国可以通过3%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产生相同水平的收入,在10年的时间内,实际上将他们的总收益每年提高1.8%。
新的收入机会:虽然上述两种传输机制可能反映了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但新的商业模式和由新技术赋能的增量价值应该对股票市场产生净积极影响,因为人工智能不应成为新市场进入者和现有参与者之间的零和游戏。资本支出与销售增长模型表明,中国公司可以通过在未来十年每年增加约1%的技术投资来(净)改善其收益轨迹。
本文源自:高盛中国策略:《AI改写格局》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评论
600人参与,1条评论

精彩评论
  • 湖人队 2025-2-27 22:52
    天天出利好,就是股市跌多涨少是肯定的,其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尤其是私企巴不得退市甚至故意违规被退市,反正已经圈钱套现已卖公司又不用理赔,隔阵时间重新注册另外一个公司再上市圈钱套现,惨的是股民!

查看全部评论>>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