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招 - 你的生活妙招指南_妙招网
标题:
汉字形体分合的妙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浩天妈
时间:
2025-4-21 07:25
标题:
汉字形体分合的妙用
作者:雷励(湘潭大年夜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汉字超过高低五千年和五湖四海,是中汉文明的宝贵财富。与其他表音笔墨相比,汉字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一个个由笔画和构字部件有机组合而成的方块字,化万物类象于用,融平易近族头脑与文化于理,依类象形,形声相益。人们在利用汉字时,往往不固循规则,在守护汉字文化传统的同时,聚散汉字形体,由构字部件或新的结构方法心情抒意,是中华平易近族在历史长河中孕育的立异智慧,也是一种紧张的笔墨游戏情势。
文献文籍所记平易近间儿歌中早就有聚散汉字形体的身影。《后汉书·五行志》载:“献帝莅祚之初,京都儿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言董卓虽嚣张跋扈,但不久将暴死。这是聚散汉字,借字形构件通报隐匿信息。
聚散、暗隐的体例也被诗人应用在诗歌创作中,这类诗被称作“聚散体”。如东汉孔融《聚散郡姓名字诗》聚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为四言诗,晋常璩于《华阳国志·序志》“譔”中聚散“蜀郡常璩撰”五字为四言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评论孔北海四言一篇“殆前人好奇之过,欲以笔墨示其巧也。”又如唐陆龟蒙《闲居杂题五首·松间斟》:“子山园静怜幽木,公干词清咏荜门。月上风微飘逸甚,斗醪何惜置盈樽。”上句末字与下句首字组合成字(木+公/门+月),正与诗题印合。
文学作品中也常测字用作婉转修辞。如《儒林外史》:“这事在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言身寸”即“谢”字。又如《金瓶梅》:“金莲每日难挨,怎禁绣帏孤冷,画阁悲凉,未免害些‘木边之目’‘田下之心’。”其中“木边之目”是“相”字,“田下之心”为“思”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部》说:“前人酒有令,句有对,灯有谜,字有聚散,皆智慧之所寄也。工者不堪书,书其趣者,可以侈目,可以解颐。”清赵翼撰《瓯北诗话》以为聚散诗:“盖文人之心,无所不至,亦游戏之一端也。”酒令是宴饮时佐觞的游戏,种类繁多,笔墨令就是俗中见雅的一种。如明韩雍与夏埙聚饮,韩公出题说一字内要丰年夜人、小人,然后先出酒令:“傘字有五人,下列众小人,上侍一大年夜人,所谓有福之大家伏事,无福之人伏事人。”夏公对云:“爽字有五人,旁列众小人,中藏一大年夜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黑白,始信人中更有人。”这种笔墨酒令大年夜都是拆解字形构词成句,敏捷之中见才智,得意之时悦身心。
对联,俗称对子,又称楹联,文化文籍和名胜事迹中丰年夜量绝妙之作。这种对联也有很多利用汉字形体分合斗智斗巧的故事。如明蒋焘幼时智慧善对,一日客人来访,坐久,因见秋雨潺潺便向焘出对:“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蒋焘立即对出:“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冻字拆“东二点”,洒字解“西三点”,切字离“七刀”,分字析“八刀”。又如明丁逊学请四个工匠做木器,吴文泰让家人去买木材,回来拜别时晚,丁逊学心有所动,于是出对:“二人抬木归來晩,人短木长。”吴文泰对:“四口兴工造噐成,口多工少。”上联拆“來(来)”字,下联拆“噐(器)”字。
谜语古称廋辞、切口,相传汉东方朔好作此体。《苕溪渔隐丛话》以字谜始自南朝宋鲍照。鲍照“井”字谜云:“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井字拆为横“二”竖“二”,相交后四画八处出头,“一八”即“井”字八角,“四八”指“井”字可拆作四个“十”,加在一路五八得四十,末句展现井字打水之义。相传王安石喜欢作字谜,如“用”字谜云:“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用“月”字重叠构成“用”字。
汉字字形聚散有从理、从用之分,上举多为从用之例,一样平常不合字理。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指斥这种“聚散笔墨本非其术”。聚散汉字形体牵合词义理据的更多,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庄王于邲之战时论战役的意义说:“夫文,止戈为武”。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董氏所说固非字之本形矣。”宋王安石《字说》以己意说解字理,频遭诘难,苏东坡讥其“坡者土之皮”而推出“滑者水之骨”的笑话。许慎《说文解字》曾对“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等汉代流俗之论提出品评,并从形义关系动身,剖析汉字构形,讲授字理,梳理字形本义。但作为游戏的汉字形体分合也不必处处符合字理,如《说文》讲授“章”字为“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据字理应析为“音十”,而人们常说“立早章”,构件“立早”相离让人更易领会并区别于“弓长张”。
汉字因自身构形特色,能成为启思发覆的精良工具,其形体分合的妙用今天也常见到。比方,“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这一妙解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理。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8日 05版)
泉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欢迎光临 有招 - 你的生活妙招指南_妙招网 (https://www.yoozh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