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又一个“世纪工程”横空诞生 。日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拟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统一 时期,新央企雅江团体正式设立,成为我国第99财产业类央企,周全 负责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
文|凯风 又一个“世纪工程”横空诞生 。 日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拟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 统一 时期,新央企雅江团体正式设立,成为我国第99财产业类央企,周全 负责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1.2万亿总投资,相称于5个三峡大坝、4个川藏铁路、10个港珠澳大桥,堪称史上范围 最大的超等工程。 据悉,雅江水电站预计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度,相称于3个三峡。 万亿大投资,专门组建一家央企,3倍于三峡,影响有多大? 01为何要斥资万亿建水电站? 去过西藏旅游的人,无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所震动 ,总体落差高达6000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大峡谷。 作为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的中国第五大江,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横贯青藏高原南部,从西藏墨脱县出境,经印度、孟加拉国终极汇入印度洋。 河道越长,落差越大,意味着储藏 的势能越强,发电潜力就越高。 尤其林芝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短短几十公里就有2000多米的落差,这也是电站的重要选址地。 根据公开报道,雅鲁藏布江下游预计总装机量6000万千瓦,每年可供给 近3000亿度的绿色可再生电力。 与之比力 ,被誉为“世纪工程”的三峡电站总装机量2250万千瓦,高峰时期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 可以看出,雅江下游电站,无论装机量照旧发电量,总体相都当于3个三峡。 水电是典型的绿色、低碳、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于一个“富煤少气缺油”的国家来说,水电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相称明显。 环保之外,水电站的经济意义不容低估。 环球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电力需求有增无减,无论水电、风电、光电照旧周全 开闸的核电,缺一弗成 。 更症结 的是地缘战略考量。 雅鲁藏布江属于跨境河道,中国处于整条水系的上游,借助水电站掌握上游水资源的主导权,足以强化国际竞争合作的博弈分量。 ![]() 官方曾表现,水电工程经过严谨科学论证,不会对下游国家生态环境、地质水资源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反而肯定程度上有利于下游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革。 从久远来看,雅鲁藏布江大坝的设立,或为将来“藏水入疆”打开更大想象空间,但短期落地大概性不大。 02万亿大基建,谁是最大受益者? 任何一项超等工程,短期都能直接扩大投资、动员就业,建成之后更能成为拉动经济、做大财务的利器。 作为超等大基建的所在地,西藏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万亿级大投资将会直接惠及西藏经济,而建成之后,有望每年为西藏形成200亿以上的财务收入。 根据《最富的省,最穷的省》一文,作为经济总量、生齿范围 、财务收入最低的省份,西藏2024年GDP仅为2765亿元,不及东部一个县级市。 ![]() 更为症结 的是,西藏一年的财务收入不到300亿元,而转移付出超过2000亿元。 以人均来看,西藏人均转移付出接近6万元,远超四川、河南等地,这在《10万亿转移付出,被谁拿走了》一文有详细论述。 一旦水电站能形成“造血”能力,财务收入随之而飙升,西藏的转移付出依赖将会有所消沉 。 间接的受益者则是东部蓬勃 省份,“西电东送”将多了一条战略要道。 西藏本身体量有限,电力需求微乎其微,雅江电站每年数千亿度的发电量,将重要用于外送。 当前,我国“西电东送”形成了三大通道,北部、中部和南部,而西部省份则是最大净贡献者。 新疆、内蒙古、山西之于京津,四川、湖北之于江浙沪,云南、贵州、广西之于广东,都是云云。 ![]() 西藏也是其中一员。目前,西藏已向北京、上海、湖南、山东、河北等14个省份,累计外送清洁能源146亿千瓦时。 这个范围 还不大。一旦雅江电站建成,“藏电外送”范围 每年有望达千亿度以上,惠及无数东部、中部省份。 就在日前,国家发改委批准藏粤直流特高压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电压品级±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 众所周知,在财务、养老金转移付出上,“东财西送”、“南金北调”格局 凸显。 但在能源方面,却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 这正是大国一盘棋的体现。 03大基建时代 远去,但超等工程不会缺席。 日前召开的重要集会,首提“两个阶段之变”:城镇化从快速增恒久转向稳固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范围 增量扩大 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根据《新一轮城市大洗牌》,以“土地、房地产、金融”为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远去,无论是“以地谋发展”照旧“以债谋发展”,都将成为已往。 这意味着,大基建、大投资、大地产发展模式将沦为已往式,一些处所 的高铁、地铁、机场、有轨电车项目开始收缩。 究其缘故原由,多半 处所 基建趋于饱和,面对边际投资效益递减,加上“过紧日子”的高压,没有须要继承狂飙。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基建就此停步,有四类基建仍将继承扩容: 一是数字新基建;二是夷易近 生基建;三是人工运河、核电站等内循环 基建;四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超等工程。 数字新基建,重要着眼于科技基础方法 ,搜罗 算力中心、5G基站、数据等,对应的是人工智能革命的囊括 之势。 夷易近 生基建,则涵盖养老、医疗、教诲方法 等,既是补短板的须要,也是扩大内需、稳固预期的肯定之举。 人工运河、核电站等,则着眼于内循环 ,旨在畅通交通循环 或保障能源安全。 这两年,中西部省份开始拼命建运河,从安徽到广西,从湖北到湖南,从河南到江西,一众运河项目蓄势待发,总投资近万亿元; ![]() 沿海省份则在鼎力大肆建设核电站,从广东到广西,从江苏到浙江,从山东到辽宁,全部 沿海地区一片火热。 ![]() 超等工程,基于经济、地缘、安全等多重战略考量,川藏铁路、雅鲁藏布江下游电站、泛亚铁路等,都属此类。 投资动辄千亿级以致万亿级的超等工程,能否推进 ,重要取决于三个层面: 战略上有无价值 ,经济上有无性价比,技能上有无可行性。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渤海海峡海底隧道 之所以迟迟难以落地,就在于成本伟大 ,而战略上的优先级并不高。 川藏铁路、雅江水电站纵然投资极其伟大 ,哪怕短期难以收回成本,基于其战略考量,也会鼎力大肆推进 。 总之,大基建时代 虽然远去,但万亿级基建仍将层出不穷,这是将来最大的投资机遇之一。 |
2025-05-03
2025-03-05
2025-02-26
2025-03-05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