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遇冷、华为小米入局,只因浮滑化是趋势?

摘要

在一众高喊着“AI Phone”的新品里,iPhone Air的出现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它没有更强的算力,也没有全新的影像体系,却依靠 “史上最轻旗舰手机”的身份,在短时光 内引爆全行业的模拟热潮。当iPhone拾起“Air”这个词

在一众高喊着“AI Phone”的新品里,iPhone Air的出现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它没有更强的算力,也没有全新的影像体系,却依靠 “史上最轻旗舰手机”的身份,在短时光 内引爆全行业的模拟热潮。

当iPhone拾起“Air”这个词,全部 手机圈仿佛集体被唤醒——浮滑,再一次成为了被批评辩说 的焦点。

除苹果外,国内TOP5手机大厂也在积极加入到「Air」大战中。近期,华为Mate 70 Air线下海报在互联网曝光,暗示华为Mate系列首款浮滑旗舰11月登场;小米正在评估17 Air新机,主打中尺寸、高像素万能计划 。不但云云,OPPO、vivo、光彩也有相关的计划。

(图源:微博)

极致浮滑再次成为潮流,但消费者们真的喜好「Air」吗?

为啥家家都要做Air手机?

在4G期间,关于手机的浮滑战役早已打响过一轮。vivo X5Max 以4.75mm厚度登顶“全球最薄手机”,华为P6、OPPO R5、小米5 都在比拼“纤薄手感”,乃至连告白 都在强调“握在手里像一张卡片”。

进入5G与AI期间后,手机变得越来越重——大底影像模组、散热体系、AI加快芯片、超大容量电池等,这些都让机身从6mm膨胀到9mm,从150克一起涨到230克。厂商在参数上越卷越凶,却也让“浮滑”成了一种奢侈 。

因此,iPhone Air的首次 表态,的确足够惊艳。但当「浮滑」成为苹果的营销符号,模拟险些是一定的结果。三星、传音、moto、小米、华为——险些所有品牌都在同一 时光 推出或曝光带有“Air”、“Slim”、“Edge”等后缀的机型。

(图源:Apple)

好像在一夜之间,手机厂商们不再寻求更强,而是开端 寻求更轻。其实浮滑化的走红并非偶尔。

IDC数据表现,凌驾七成用户认为“手机性能已经够用”,而“手感”和“重量”成了他们换机时最直不雅 的判断标准。

另一方面,旗舰机普遍 的厚重化正在成为一种反噬。9mm的厚度、200g以上的重量,带来的不但是更好的堆料,也让人们在长时光 利用中觉得 疲劳。尤其是女性用户,对“轻”的偏好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明显——它不但关乎便携,更关乎“精致感”。

外貌的革新,比拟 起性能的进级 更能吸引到平常消费者的关注。iPhone 17 Pro、小米17 Pro/Max今年在外貌设计上的变革,为其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的爆发。

(图源:小米官网)

比拟 起小米在手机上增加 背屏,将手机做得更加浮滑,好像是外貌设计变革里最节省本钱,同时也是更能带来视觉刺激的计划 。于是,我们看到手机厂商们都在挤进浮滑赛道,推出Air手机。

不过,现实可能要给市场一记重拳。现在已公布 浮滑手机的厂商们,苹果、三星、传音,好像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

Air手机为何喝采不叫座?

「Air」这个词在近几个月的确无处不在,但热度并不即是告成 。

以iPhone Air为例,苹果用“轻到险些感受不到”的设计重新定义 了产物线,但为压缩 重量,苹果缩减了扬声器腔体、电池容量仅有 Pro 的约85%,主摄模组也接纳更薄设计。结果,这台最轻的旗舰,成了“体验最不完备”的旗舰。

不罕用 户在体验完iPhone Air之后都表示,手感一流,但发热更明显,续航更短,音质体现很不「苹果」。近期,有新闻 称iPhone Air首销未达到苹果预期,这款手机在完成第一批量产后,将延缓后续批次的生产。

(图源:微博)

类似的环境也发生 在三星身上。比拟 起iPhone Air,三星Galaxy S25 Edge是一款更成熟的浮滑化手机,它保留了双扬声器、双摄像头,沿用顶级SoC。但“续航缩水”“高温掉帧”“相机模组缩水”这些高频评价词,也让这款手机的风评跌落谷底。

与苹果差别,三星紧急叫停了S25 Edge的迭代机型,暂时退出浮滑赛道。

不丢脸出,厂商都在赌“Air”能成为品牌的第二增加 曲线,但制止现在,它更像是感情价值的共识 点,而非销量的拐点。消费者依然理性地在利用体验和一眼惊艳之间做出均衡。

(图源:三星)

固然 ,iPhone Air和三星Galaxy S25 Edge存在的题目,恰好就是中国品牌们的上风。从爆料信息来看,小米17 Air大概率要搭载6000毫安时的电池,配备100W有线快充,从根源上解决 浮滑手机续航差的题目。华为Mate 70 Air也要主打长续航计划 。

在续航、性能、影像和周边配置上不再让步 ,好像才是浮滑手机们的前途 。手机厂商们应该 做的,不是更薄,而是更智慧,让浮滑成为完备体验的一部分,而不是体验的断送品。

浮滑化Air设计是局面所趋

市场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立刻拥抱“浮滑”,但背后仍然有值得关注的旌旗灯号 。


根据Canalys数据表现,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增加 约1%,全部 行业仍处于微增加 阶段。三星和苹果依然稳居前两位(市占20%与18%),小米约14%,华为依靠 Mate与Pura系列在中国市场回升,但全球仍在规复期。

回顾今年手机品牌们公布 的新款旗舰,仅在硬件上的比拼已经到了比无可比的地步。性能上,清一色的骁龙8E5和天玑9500,尽管选择差别阵营,但旗舰新机们的性能差距并不大;影像部分,险些都在追逐高像素、超清长焦,新品们的硬气力也很难说孰强孰弱。

在这样 的配景下,“Air系列”被不少品牌视为冲破 口,“能重拾用户关注、动员新品批评辩说 度”的捷径。

(图源:Apple)

现在为止,Air手机并没有在市场掀刮风 浪,其焦点原因照旧这些新机与主流旗舰仍有利用体验上的差距,且代价不菲,难以刺激平常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喻 ,iPhone Air仅支撑 eSIM、只有单摄像头和单扬声器,电池也不到4000毫安时,起售价却高达7999元。Android阵营里的旗舰标准版,根本都能面面俱到,且代价普遍 在6000元以下。

这样 一来,除了部分非常浮滑喜好 者之外,好像没有任何理由多花近2000元去购买iPhone Air。

但这并不意味着浮滑化是伪命题。相反,它很可能是一次正在被重新定义 的「设计革命」。


从现在的技术贮备 看,硅碳负极电池、LIPO/COE 封装、堆叠主板、钛合金中框、分层热解决 ,这些都在为浮滑提供新的解题思绪。当厂商不是单纯 寻求「极致浮滑」,而是将做Air的思绪去资助手机「瘦身减重」,这才气造出浮滑得故意义的手机,这种手机比纯粹炫技的手机,更具大众吸引力。

(图源:微博)

因此,雷科技在这里也可以大胆 猜测:2025年或许还是“Air的实验 年”,但2026年,很可能成为浮滑旗舰真正成熟的元年。

真正的“Air期间”,不会靠一两款浮滑旗舰来定义 ,而是当浮滑成为所有机型的底层特性——让浮滑化的技术辐射到每一台手机,不做偶然义的堆料,让手感回到利用体验最焦点的一环。这才是Air推动 手机市场变革的焦点意义。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