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一只冷血动物?

摘要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一则帖子。发帖人是一位老师,他们班有个孩子的妈妈因癌症不幸去世。某天下午,这个孩子来到学校,另一个男孩竟指着他大声嚷道:“某某某,你妈死了,哈哈哈!”目睹了这一切的老师怒火中烧,将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一则帖子。

发帖人是一位老师,他们班有个孩子的妈妈因癌症不幸去世。

某天下午,这个孩子来到学校,另一个男孩竟指着他大声嚷道:“某某某,你妈死了,哈哈哈!”

目睹了这一切的老师怒火中烧,将这个男孩叫到了办公室,并通知了他的家长。

可当他向男孩的家长复述了事情的经过后,家长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哎,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敷衍地批评了自家孩子几句,便把事情搪塞过去了。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看到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礼貌的问题,是毫无情感力的问题,说得再清楚些,是缺少人性。”

深以为然。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性格的底色,三观的基石。

而那些生病的孩子,背后大都有对生病的父母,有个生病的家。

特别是下面这四种家庭,最容易养出冷血残忍的孩子。

“情感荒漠”式家庭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缺失,很容易导致孩子患上“父爱匮乏综合症”。

而患上这一综合症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孤僻、冷漠,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养老院弃母案”中的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初,14岁的男孩将瘫痪的母亲无情地扔在了一家养老院的门口。

原来,男孩自幼被“放养”:母亲终日泡在麻将桌上,哗啦啦的洗牌声代替了哄睡童谣,父亲则常年奔波在出差途中,微信转账记录成了父子间唯一的对话。

面对记者的质问,男孩理所当然地说:“她没管过我,我凭什么管她?”

作家卡森麦卡曾说:

“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

每个家庭里,都有一本看不见的情感账户。

若父母从来不存入爱与陪伴,当它情感破产的那一刻,养而不善的恶果,终将反噬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中提到一个案例。

2003年,警方抓获了28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

这个不足一米六的瘦弱男人,在八年间连续作案三十多起,杀害了四十多人。

而促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的,正是他那毫无情感浸润的家庭。

王某的父亲是一名赌徒,赢了就出去喝大酒,输了就对老婆孩子拳脚相向。

王某不堪忍受,离家出走。

从乞讨,到偷窃、抢劫,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心也越来越硬。

最终,犯下累累血案。

对此,李玫瑾教授感叹道:“当一个人在童年没有经历过比金钱更重要的爱的抚养时,就不会拥有哪怕一丝的爱。”

当家只剩下忽视与冷漠,孩子踏入社会之后的路便注定遍布荆棘。

“斗兽场”式家庭

韩国综艺《我金子般的孩子》中,有个叫载宇的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岁的他,性情暴戾、情感淡漠,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一不高兴就自己的妈妈拳打脚踢。

在学校里,也经常对同学恶言相向,大打出手。

无助的载宇妈妈选择向节目组和育儿专家求助。

但专家却发现,载宇的暴力行为不仅是因为他患有“超雄综合症”,主要还是因为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

父母在教育他时,经常使用暴力的手段。

比如,载宇在学校里遭遇了霸凌,小小的脑袋上已经有了一片触目惊心的光秃秃的头皮。

可父亲不仅不为他撑腰,反而用拳头教训他“不要说谎”。

但拳头和巴掌,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懂事,只会在他们心头种下恐惧与仇恨的种子。

待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温情和善良就都会消失不见。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浙江一个初中生的身上。

某直播间内,一个初中生多次用滚烫的开水浇向蜷缩的幼猫,铁棍击打的闷响混着凄厉的哀嚎,少年却对着镜头兴奋高喊:“听!多爽!”

当虐猫事件引发全网热议后,少年的父亲却不以为意道:“男孩子嘛,调皮点正常。”

这句轻飘飘的辩解,竟与少年心理干预时的自白完全一致:“我爸打我时,也这么说。”

原来,那些落在小猫身上的铁棍,早在男孩童年时就一次次抽向他的后背。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再三提醒父母: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父母以暴力为砖砌成的高墙,无法筑成孩子成长路上遮风挡雨的港湾,只能成为囚禁孩子灵魂,滋生黑暗的牢笼。

“子宫喂养”式家庭

你听过“子宫教育”吗?

孩子日渐长大,可有的父母却依旧把他们当作婴儿,让孩子一直生活在类似子宫一样的温暖舒适的温室中。

可被子宫教育养大的孩子,不仅会榨干父母的最后一滴血肉,还会在堕落中走向灭亡。

有个经典的寓言故事。

一个母亲对孩子无比溺爱,当儿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时,母亲也对他大加赞扬。

后来,孩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被判了死刑。

行刑前,儿子提出想再吃一次母乳。

母亲含着泪解开衣襟,孩子却突然发狠咬下母亲的乳头,说:“你要是能好好教育我,我何至于走到今天这步!”

说完,孩子被执行了死刑,只留下母亲瘫倒在地,悔恨交加。

纵容为孩子铺就的,不是功成名就的红毯,而是通向深渊的滑倒。

父母的每一次娇惯,都在阻断孩子铸就健全人格的道路;每一回袒护,都在消解孩子共情关爱他人的潜能。

就像韩剧《黑暗荣耀》中的李莎拉。

表面上,她是个有信仰、有天赋的年轻画家,但实际上,她冷血狂躁,是个敢公然伤人的“毒虫”。

年少时,她把校园暴力当作一场游戏,甚至把同窗逼上天台纵身一跃。

可当受害者母亲跪地哭求时,李莎拉却歪着头一脸残忍的天真:“她死了,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而这样的怪物,正是那无底线纵容孩子的母亲一手喂养起来的。

女儿害死同学,母亲对女儿班主任笑道:“孩子们打闹而已,捐栋楼够不够平息?”

女儿吸毒成瘾,母亲轻车熟路地帮她善后、遮掩。

最终,让李莎拉在狂妄中走向了毁灭。

正如柳永在《劝学文》中写的:“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

冷漠忽视的父母,是一种失职。

但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来不让孩子直面错误、接受惩罚的父母,同样也是不够格的。

“向钱看齐”式家庭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家庭?

父母平日里张口闭口就是“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挣大钱”、“你看那谁谁谁一个月能挣多少钱”、“xx的老公太没用了,这么多年都没升职加薪”……

当一切都朝“钱”看时,冷漠自私、急功近利必将如影随形。

微博上有位妈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的儿子英语成绩很好,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

有一天,儿子突然闷闷不乐地向妈妈诉苦:“班主任老是让我给同学讲题,不仅耽误我的学习时间,而且我教会他,他成绩就超过我了。”

听到这里,妈妈心里咯噔一声。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平时的教育可能出了问题。

一直以来,自己都只告诉孩子该如何成功,却忘了教会他怎么做人。

想到这里,这位妈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儿子去乡村支教。

让儿子亲眼看一看乡村的小学,亲自辅导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孩子。

妈妈郑重地对儿子说: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一出生就衣食无忧;在祖国的偏远角落,还有那么多跟你一样大的孩子,他们可能也想学好英语,但并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去教他们。”

正是这次经历,让儿子开始改变。

后来当妈妈再一次问起儿子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儿子回答道:

“我英语好,我想做一名外交官。同时我也想让乡村更多的孩子跟我一样,都学好英语,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梦想。”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而不是一座凶狠、冷漠、没有同理心的孤岛。

以身作则,少一点功利主义的世故,多一些用爱浇灌的陪伴,孩子才会内心富足。

心理专家陈默说过:

“很多的父母,对于孩子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都是无条件满足,但在孩子的精神、灵魂引导上却捉襟见肘。”

当一个孩子渴望关注和陪伴时,得到的只是敷衍回应;当他遭遇挫折时,等来的却是拳脚和暴力;当他犯错误时,迎来的总是包庇和纵容。

久而久之,孩子那颗原本炽热的心便会冷却、扭曲,最终成为害人害己的怪物。

希望我们父母都能停下匆忙的脚步,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用爱填满他们成长的缝隙。

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为温暖纯良的大人,能够用爱和温柔照亮周围的一切。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评论
919人参与,20条评论

精彩评论
  • 南宁库里南 2025-2-26 23:02
    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很多是别人倒霉心里窃喜,即使是亲人
  • 吃玉米的米玉 2025-2-26 22:57
    缺爱的人长大伤害别人,过度无边界的所谓的爱长大后伤害自己[哈哈] 只有适度不过分干涉 注意边界的 不想着以后索取的 爱 才是正常的
  • 最是那抹中国红 2025-2-26 22:54
    家庭环境影响太重要!我从小就内向,自私,报复欲望极强!后来妈妈,哥哥姐姐,他们一次一次的用爱心感动了我!现在的我也开朗,有爱心,宽容大度,不自私自利了!知道用爱心去对待家人,用规矩去适应社会和朋友!
  • 佳鸿源正心草堂 2025-2-26 22:52
    我父母大概就是那种,别人的儿子怎么样,别人的女儿赚了多少钱,你们有什么用?反正别人什么都好,自己孩子怎么都不好
  • 馮家升 2025-2-26 22:48
    人生中学无止境
  • 鹏仔论体育 2025-2-26 22:46
    我老公一家人就是特别冷酷自私无情的一家人,而且有些事还拎不清。刚这几天我听老家人说老公他大爷好像不行了,这几天病的厉害,我老公冷嗖嗖的一句话难道还得回家烧纸去?哎,平时她妈妈就比较刁钻,拎不清的和谁都不行,能行的不多,平时你千万不能犯着她,犯着她就给你打滚撒泼躺地下装死,他爸爸是还护着她,一家人不管对错都站成一队。平时聊个谁谁谁得病了什么的,他爷爷一边说一边好像开玩笑,根本没有那种伤感和同情。
  • 一波了 2025-2-26 22:40
    孩子冷漠的这种,就把他亲眼看到的事来比例教育,如果事情中受伤的或弱小的是他,他会怎么做,会怎么想,让他自己变换角度让自己心灵感受后就会慢慢的懂事
  • 南宁库里南 2025-2-26 22:38
    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太重要了 否则社会都是蛀虫
  • 至爱一生 2025-2-26 22:36
    除了有足够的资金,还需要陪伴时间,耐心、原则与爱,但是,即使说有钱,就时间这个,很多人都在加班,忙与快节奏,耐心也减少。其他的就不说了,如果没有帮助,特别是育儿基础知识,是不太容易的。
  • 方月 2025-2-26 22:33
    老公的姥姥年轻时就沉迷麻将不管孩子,老公他妈也是把老公直接扔给老人带不咋管,刚小学就住校。老公这人亲情也淡漠,现在只要他在家,孩子就让他全权负责,培养他的责任感,对孩子不负责的毛病要从他这斩断!
  • 大黄无色 2025-2-26 22:28
    言传身教,环境很重要
  • 勤学浩问 2025-2-26 22:26
    写的好[点赞]
  • 陈医师 2025-2-26 22:24
    孩子问我社会这么复杂怎么怎么与别人交流,我说你在别人面前心里开心的时候就哭,心里悲伤的时候就笑,准没错
  • 厚晨 2025-2-26 22:19
    大部分都是遗传
  • 致远方 2025-2-26 22:18
    我从小没体会过父爱,也没患上“父爱匮乏综合症”。后天的教育的确重要,但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恶的!
  • 放开那個老太婆 2025-2-26 22:13
    请在社会大力宣传
  • 小关刀 2025-2-26 22:11
    有些人天生适合做父母,有些人不会!所以你再怎么教这些没天分的父母,他们只能短暂的做到!
  • 老糜 2025-2-26 22:07
    我儿子小时候看到他好朋友摔倒了就哈哈笑,我就教他要安慰别人,同情别人,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都要教他的
  • 洛灬千凡 2025-2-26 22:04
    父为子纲,意思是父母应是子女的表率,孩子有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自身也不正,焦虑,情绪化,牢骚,思想偏激……
  • 马克冇杯 2025-2-26 22:01
    希望我们父母都能停下勿忙的脚步,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用爱填滿他们成长的缝隙。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温暖纯良的大人,能够用和温柔照亮周围的一切。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查看全部评论>>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