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王”给火热的市场放了一记冷枪

摘要

泉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 院》曾多少时,寒武纪照旧一家需要靠银行贷款“输血”才能维持研发投入的始创 公司,在AI芯片这片技术高地上艰难地“借钱 过日子”。然而,谁曾料到,短短数年间,这家昔日的“假贷 求生者”

泉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 院》

曾多少时,寒武纪照旧一家需要靠银行贷款“输血”才能维持研发投入的始创 公司,在AI芯片这片技术高地上艰难地“借钱 过日子”。然而,谁曾料到,短短数年间,这家昔日的“假贷 求生者”竟上演了一场惊天逆转,一跃成为A股市场最耀眼的明星——现在的“股王”。

2025年8月尾的A股,上演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新旧交替 ”。

AI芯片公司寒武纪股价悄悄摸到了1587.91元,不仅抢走了茅台霸占多年的“A 股第一高价股”头衔,市值一举突破6643亿元,连带着开创 人陈天石以1600亿身家登顶江西首富。

这不仅标记着“白酒股王”时代的阶段性落幕,更凸显出人工智能产业突起 对资源市场估值逻辑的重塑。

不过,就在方才 ,寒武纪宣布 通知布告 提醒 ,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 面的风险,投资者到场买卖业务可能面临较年夜 风险。寒武纪还称,近期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新产物情况的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其余 ,寒武纪还表示,由于集成电路全部 行业链是专业化分工且技术门槛较高,加之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实体清单”,将对公司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一定风险,可能对公司经业务绩产生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寒武纪给出了最新的业绩指引。通知布告 称,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业务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很难想象,这家现在牵动市场神经的科技企业,三年前还因一连亏损 被贴上“科创板亏损 王” 的标签,股价一度跌至46.59元的冰点,深陷资本色 疑的漩涡。

寒武纪的逆袭背后,是国产算力替换浪潮的推动,也是一家科技企业在年夜 客户流掉 、海外制裁等多重危急中艰难突围的生存故事。

01

30平米实行室里的“冷启动”

2010 年的北京,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刚漫过中关村的写字楼,没人在意中科院计算所一间不足30平米的实行室里,两个年轻人正围着黑板画满奇怪的电路符号。

彼时的中国科技界,人工智能照旧个冷门词汇。

陈天石和哥哥陈云霁在中科院计算所提出“AI 专用 芯片”构思 时,环球尚无成熟案例。这对出身南昌平常家庭的“天才兄弟”,却一头扎进了实行室。

哥哥陈云霁 14 岁考入中科年夜 少年班,23 岁获博士学位;弟弟陈天石 16 岁进少年班,9 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他们的科研基因注定了这场冒险的起点。

陈云霁(右)、陈天石兄弟

“我们刚开端 做 AI 芯片时,这个方向一点都不热 —— 首先 AI 不热,给 AI 做专门的芯片就更不热。” 陈天石后来回忆道。

在那个 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年代 ,没人能预感 智能时代的到来。

但陈家兄弟书架上的《十万个为什么》早已点燃科学热忱 ,父母“放水养鱼”的教导理念,让他们敢于追逐看似虚无的幻想 。

终于在2015 年实行室终于传来捷报,首颗 AI 芯片流片测试乐成。

后排左四为陈天石

陈天石为公司取名“寒武纪”,寄意 “智能时代的生命 年夜 发作”。

这颗芯片的意义不凡 —— 它标记着中国初次在 AI 芯片架构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 ,而非跟随 西方技术路线。

其时团队年夜 概没想到,这个名字会在十年后成为现实。他们真的在 AI 算力发作的时代,完成了属于中国芯片的“生命 年夜 发作"”。

2016 年春天,首尔的比赛场馆里,AlphaGo 与李世石的第五场人机年夜 战打了整整 5 个小时,最终 以李世石认输竣事,总比分定格在4:1。

这场比赛像一颗火星掉 落 进了干草堆,环球科技圈刹时沸腾。人工智能市场被彻底引燃,曾经无人问津的 AI 芯片赛道,突然挤满了追风口的人。

“很荣幸”,在说起 创业与融资进程 中,陈天石不止一次这样 说,“听说许多AI芯片创业公司融资时都被问——‘你跟寒武纪怎么比?’我们融资确切 不难,这可能是头部公司的资源聚集效应。”

彼时的寒武纪,像是坐上了火箭。2018年B轮融资后,这家建立仅两年的公司估值飙升到 25亿美元。

02

从相助伙伴到华为弃子

2019年,一则来自华为海思的决定,如惊雷般砸向寒武纪。这家曾与它深度绑定的战略伙伴,正式宣告“自立 研发AI芯片”。

这个决定 ,刹时将建立不久的寒武纪,推到了自出生 以来最凶险的生死关口 。

2017年,双方的相助曾是国产芯片领域的一段“韵事”。

当年,华为宣布 的环球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集成了寒武纪的A1处理惩罚器。

陈天石显现 寒武纪1A芯片

对寒武纪而言,意义不凡 。

它不仅让寒武纪的核心技术初次年夜 范围 落地消耗级产物,更让这家此前低调的企业一战成名,敏捷跻身国内AI芯片赛道的“明星企业”行列。

寒武纪1A原型芯片

其时的寒武纪开创 人陈天石,难掩技术突破 带来的欣慰。

2017年10月16日,他在朋侪圈引用龚自珍的诗句“一事一生无齮齕,但开风气 不为师”。

这句常被教导界用以形容“开创先河而不居功”的表述,既是对寒武纪技术领先性的自信,也暗含着他对“技术为本”的固执 坚持。

然而,外貌的风光之下,危急早已悄然潜伏。

2017年至2018年,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惩罚器IP授权业务的收入占比,别离 高达98.95%、99.69%;其中,仅华为海思贡献的收入占比,更是一连两年凌驾97%。

这样 的数字,既是双方相助紧密的证实,也袒露了寒武纪“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致命隐患。

依赖,就像温水煮田鸡,在不知不觉中消磨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到了2019 年,寒武纪来自华为的收入直接掉 落 了41.23%。

招股书里那句“短期内难以开发整洁 业务体量的年夜 客户”,成了压在陈天石心头的石头。

但他并未恐慌,敏捷启动战略转型。

从“卖计划方案”的IP授权模式,转向“做实体产物”的云端AI芯片与智能计算集群系管辖 域。

转型逻辑清晰:不再依赖单一客户,而是打造“算力硬件+解决 方案”,以自研云端AI芯片为核心,搭配服务器、存储设备,为企业提供完整算力支撑。

简言之,从给别人“搭零件”,变为自己造“完整机器”、送“全套方案”。

这场转型如同走钢丝,技术研发、产物落地、客户拓展、市场教导每一步都布满挑衅。

但正是这一决定,让寒武纪在之后稳住阵脚——智能集群系统业务快速起量,不仅填补了终端 IP 授权业务的空白 ,更为后续云端产物线发作埋下症结 伏笔。

03

二次渡劫

寒武纪还没来得及喘口气,2022年3月的一纸通知布告 ,把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CTO梁军 “因与公司存在分歧”离职。

梁军不是平常高管,他是华为麒麟芯片的前核心主干 ,加入寒武纪后,一手抓着AI芯片的技术架构,一手管着研发团队。

这场“分歧”的核心,后来被扒得明明白白:公司想“加快商业化”,赶紧赚钱改进 亏损 ;梁军想“死磕技术”,先突破 高端芯片的工艺瓶颈。

本色 上,这是中国科技企业的经典困境:是先顾眼前的生存,照旧赌未来的技术壁垒?

其时寒武纪已经一连几年亏损 ,2021年扣非净亏损 超11亿,账上的钱还够烧多久,没人能打包票。最终 ,公司选择了“先活下来”。

2022年年报表现,云端产物线迭代到第四代,思元290、思元 370 两款芯片塞进了多家企业的机房,直接把云端收入拉了上去。

只是没人想到,更年夜 的风暴也悄然而至。

2022年12月,美国商务部把寒武纪列入“实体清单”,断了其海外先进制程设备和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对半导体企业来说,这相称于被掐住了“粮道”,环球供应链就像一条水管,现在有人把阀门关了。

外界开端 传“寒武纪要倒了”。

2023年,子公司“寒武纪行歌”被曝裁人,母公司研发职员从1205人减到752人,超30%的研发力量没了。

陈天石在业绩说明会上只说了一句话:“供应链有影响,但核心技术是我们自己的,不会垮。

回溯2020年,陈天石在接受采访时曾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表述。

“Intel本年52岁,AMD本年51岁,NVIDIA本年27岁。寒武纪只有4岁,和行业先辈比起来还只是个孩子。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先辈标杆也都是筚路蓝缕走过来的,我们有远年夜 的志向,但长跑才方才 开端 。”

现在再看这段话,更像是寒武纪面临困境的自我写照。在技术突围与生存挑衅的双重压力下,AI芯片的突围注定是一场长跑。

04

“股王” 底气与隐忧

2025年夏天 ,寒武纪的半年报炸了资源市场。

营收28.81亿,同比暴涨4347.82%;净利润10.38 亿,去年 同期照旧5.3亿的亏损 。更扎眼的是,99.6%的收入来自云端产物线。

那个 曾经靠“卖IP”度日 的公司,终于在核心芯片业务上站稳了脚跟。

高盛的报告来得比闪电还快,直接把目的价调到1835元,理由直白:“更高的AI芯片出货量,能撑住未来三年的利润。”

寒武纪公司在上海证券买卖业务所“敲钟”,登陆科创板(左一为陈天石)

霎时间,“国产AI芯片股王”的称呼,如同当年中关村移动互联网风口那般,重重落在了寒武纪的头上。

不过,寒武纪的突起 并非偶尔。2022年11月,ChatGPT的横空诞生 引爆了环球年夜 模型军备比赛,而作为国内少数具备云端AI芯片量产能力的厂商,寒武纪凭借其技术积累,被市场普遍 视为国产替换的核心标的。

尤其是2024年,跟着 思元590芯片横空诞生 ,寒武纪迎来了症结 的迁移转变点。这款接纳7nm工艺、算力达512TOPS的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能效比逾越国际巨头,险些支持全部国内主流年夜 模型。其性能 对标英伟达A100,价格却更具上风,敏捷成为字节跳动等年夜 厂的采购首选。凭借思元590芯片的出色表现,寒武纪在云端产物线领域迎来发作。

财政数据也开端 呈现出积极的变革。2024年,寒武纪共实现业务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6%,亏损 额度收窄至4.52亿元,较2023年同期 8.48 亿元降幅明显,尤其在第四季度迎来初次单季红利,成为业绩走出亏损 泥潭的紧张拐点。

但热闹 背后,藏着没被吹散的隐忧。

先看客户结构。

2017 年靠华为一家撑起98%营收,而近三年,公司前五年夜 客户的贩卖金额合计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依然是80%以上,只是从“依赖一个年夜 客户”,酿成了“依赖一群年夜 客户”。

就像早年 只靠一棵年夜 树遮阴,现在换了片小树林,可一旦遇到台风,照旧可能被刮得站不稳。

再看红利。

固然 2025 年上半年赚了10 亿,但 2020 到 2024 年,扣非净亏损 加起来凌驾 50 亿。未来可否实现连续、稳定地红利,仍存在不肯定 性。

最棘手的照旧竞争。

国内市场里,华为自己的 AI 芯片已经落地,摩尔线程、沐曦这些后起之秀也在抢市场;环球范围 内,英伟达照旧握着技术和生态的 “王牌”。

未来,寒武纪可否守住“股王”宝座照旧未知数。

但十年前,那对在实行室里画电路图的南昌兄弟,年夜 概不会想到中国 AI 芯片会走到本日。而此刻,他们应当 也清晰,这场关于中国芯片的逆袭故事,才方才 翻到最症结 的章节。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