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 吃米饭也饿不逝世 ”,上海绿捷臭虾变乱家长:痛恨没早点问问孩子

摘要

“发臭的虾仁”、逾期数月的冷藏品、保质期长达730天的食材、未解冻彻底的油炸冰碴……这些字眼,共同拼集出一顿名义上标准23元、菜单名字光鲜的校园午餐。刘娜(化名)的孩子地点学校,长期由绿捷公司统一配餐。最

“发臭的虾仁”、逾期数月的冷藏品、保质期长达730天的食材、未解冻彻底的油炸冰碴……这些字眼,共同拼集出一顿名义上标准23元、菜单名字光鲜的校园午餐。

刘娜(化名)的孩子地点学校,长期由绿捷公司统一配餐。最让她刺痛也最愧疚的,是孩子那句习惯性的“还行”背后,藏着她从未察觉的原形——孩子早已学会用汤泡饭,或干脆只吃白米饭填饱肚子。

她下定锐意 ,要让孩子中午 回家吃一口热饭。可即便如许简单的愿望 ,也阻力重重:一张长期的出门证迟迟办不下来,孩子每天离校,只能依靠老师手写暂时出门单。

她不是一小我 。在她身后,还有很多沉默沉静或无奈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依然在短短30分钟的午休里,急忙 咽下那些让人不安的餐食。

刘娜的诉求实在简单而基本:要么延长午休时光 ,让一顿家庭午餐成为可能;要么开放一个能加热自带饭菜的空间。

以下是她的自述

痛恨没早点问问孩子

我的孩子在上海一所公立学校读五年级,9月 15号那天的午餐,早先我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当晚孩子带回一块面包,我随口问起启事 ,他只说是学校发的。其时我只注意到面包的配料表长得惊人,却没往深处多想。

后来刷到网上关于绿捷供餐 “臭虾仁”的评论辩说 ,我才蓦地 觉醒:那块面包原是当日学校少了一道虾菜的补偿。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跟着 越来越多家长在网上发声,绿捷配餐的标题逐渐浮出水面。

有其他学校的家长扒出绿捷的食品溯源信息:孩子吃的蛋饺生产于2025年5月,冷藏保质期仅7天,却在四个月后的9月被端上餐桌;更多食材,则是保质期长达12-14个月的冷冻品。乃至部分食品,如炸猪排等,其常温生存期限竟标注为 730 天。

图说:家长提供的部分食材保质期

我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实在从前我也问过孩子:“学校午饭好吃吗?”

他总轻描淡写:还可以”、“还行”。我以为他不挑食,便不再多问。

直到在网上望见其他学校家长晒出的餐食照片——没有光泽的米饭、表皮大年夜 面积发黑的喷鼻香 蕉,我才意识到不对劲。

图源|家长提供

我拿着照片追问孩子:“你们的饭是不是长如许?”他盯着屏幕,小声说:“是。”顿了顿,又补充:“有时候比这个还差……一看就不想吃。”

“那些菜和肉你都邑 吃吗?”我追问道。他摇了摇头,说从来不吃,因为 早就摸出了履历 ——那些器械 根本不克不及 入口 :要么是菜有异味、味道发苦,要么是肉嚼不动。

还有些油炸食品,好比油条之类的,明显是冷冻品,乃至没完全解冻就直接炸了,咬开外皮,里面还是硬邦邦的冰碴。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妈妈呢?”孩子说:“横竖 吃米饭也饿不逝世 ,饿了就多吃点米饭,有时候用汤泡一泡,汤欠好喝的话,就干嚼米饭。”

那一刻,我心田又酸又涩。

原来 他口中的“还行”,是一场长达数年的沉默沉静忍耐 。

实在学校也会按期 发午餐问卷视察 ,可这问卷时效性强得有些离谱 —— 不到 24 小时就逾期,稍不注意就错过了填写时机。

问卷里无非是问 “对午餐卫生状态是否满意”“对营养搭配是否满意” 这类标题,即就是 看到了,但我总以为是走情势,顺手就填了 “满意”。

图说:家长提供的学校午餐调盘问卷

一来是从没猜疑过上海的校园餐会出标题,二来学校推送的 AB餐菜单看着确实不错,菠萝咕噜肉、咖喱鱼丸、南乳鸡翅根……光看名字,谁能想到现实端到孩子眼前的是那样的器械 ?

图说:家长提供的学校AB信息

并且 午餐收费并不低,要 18块钱,我还据说 国度 别的有 5块钱的补贴,算下来一顿饭有 23块钱的经费。可就是如许的标准,换来的却是逾期冻品、味道刺鼻的饭菜,想想真是让人寒心。

现在我特别痛恨,痛恨从前没有多追问孩子几句午餐的细节,没有主动找老师了解过餐食的现实环境,可痛恨也没用。

学校还给孩子播放餐饮供应商宣扬 视频

我孩子地点的学校是绿捷公司直接配餐到课桌的,这是最不抱负的一种供餐方式。

相比之下,有些前提 好的学校,绿捷只配送食材,由学校食堂现场加工;还有一些学校接纳自助餐情势,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

而我们的孩子,吃的却是从中心厨房长途运输而来的盒饭,一起上闷着、晃着,送到孩子眼前时,品质已大年夜 打折扣。

更不公平的是,学校明显有食堂,却只对教职工开放。

孩子在课堂里吃着冷掉的配餐,能清清晰楚看到老师去食堂吃热乎的饭菜。我们家长不是哀求 老师跟孩子吃一模一样的,但至少要做到 “同标准”吧?之前说的 “校长陪餐”“老师陪餐”,根本就是情势主义 ——老师吃的是食堂现做的,孩子吃的是表面配送的,怎么可能发现标题?

更让家长们心寒的是绿捷的 “致歉”——所谓的声明不外是一张 A4纸上的两行字,只说 “已知晓标题,将共同视察 ”,全程没有歉意,没有整改计划 。

图源:收集

而学校也没有一个说法,好像就像统统没有产生 过似的。

40多人的家长群也出奇地宁静 ,只有我偶尔会在群里发一些干系的新闻、图片等,也只有两三个家长回应。

有个关系不错的家长,家离学校只有 30米,我劝她也接孩子回家吃饭,她却说 “不想让孩子搞特别化”。直到后来看到我发的餐食照片,才知道自己女儿一直吃的是 “烂玩意儿”,可最终还是因为 “家庭原因 ”没能让孩子回家吃。还有上海本地家长说,30年前他们上学时就吃如许的饭,早就绝望了。

我也在家长群里追问家委会 “什么时候能陪餐”,获得 的回复是 “29号可以陪餐”——可陪餐时光 是学校定好的,而非随机抽查,谁能包管那天的餐食就是孩子日常吃的样子?

上周三,家长群里一位家长说的事儿非分特别 让人气愤。

她家孩子回家跟她说,学校竟然结构 他们看了配餐公司的视频和照片 ——内容是那家公司破晓两三点就开始预备午餐的画面。

说是给孩子们看这些,实在根本就是配餐公司的广告 ,借着 “教育”的名义,跟孩子们讲 “不要浪费粮食,要好好吃饭”。

我其时看到这条新闻 ,第一反应 就是:这太不相符 了。原来绿捷的配餐标题就闹得沸沸扬扬,家长们正为孩子的饮食平安 焦急,学校不想着怎么解决标题、给家长一个交接,反而给孩子看这种 “洗白”性子的内容。

孩子们年纪小,轻易被引导,这根本不是真正的节省教育,更像是在替有标题的配餐公司背书,想想就以为谬妄又无奈。

只求多一点选择,将午休时光 延长

掉 望与愤怒之下,我下定锐意 要让孩子摆脱如许的午餐。

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吃如许的饭,早就以为学校的午餐就该是这个样子。

后来我问他:“想不想每天中午 回家吃饭?”他眼睛一会儿 亮了,连着说 “好好好”,语气里全是 开心。

我原来计划 10月份再跟老师提申请,让他从 10月开始回家吃,结果上上周周日晚上,他主动凑过来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跟老师说呀?”那副期待的样子,那边是 “吃不惯”那么简单?根本就是学校的饭早就没法吃了。

周末我就赶紧找老师沟通,先是申请让孩子带饭去学校,结果老师直接拒绝了,说学校不允许。其时我一股血直冲脑门,真想就地骂人,但还是硬生生忍住了,又跟老师说:“那我们中午 自己回家吃。”

说这话的时候,我心田实在挺打鼓的。

图说:家长提供的绿捷部分食品溯源信息

虽说我们家离学校近,不用过马路,但小区里总有送外卖的电瓶车、还有交往 的汽车,万一碰到恶劣天气,孩子一小我 往返还是有风险。那种忐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特别强烈,但我实在没办法 再妥协 了 ——这是我的底线,我绝不 能再交钱给他们,用辛苦 钱买一堆 “湿垃圾”给孩子吃。

但想回家吃饭也并不轻易。

我们的申请写得很清晰,从 9月 22号开始,一直到这学期竣事,想让孩子中午 回家吃饭,这是个长期的支配 。

按我们从前上学的履历,学校完全可以给个长期出门证,让孩子挂在脖子上,上面写明中午 11:40到 12:10这个时光 段可以出门就行,多简单的事。

可校长直接否决了,不但否了我的提议,连老师帮忙提的计划 也给拒了。他非要让老师每天手写出门单给孩子。

你说这不是有意 的吗?办个长期证,对老师来说省事儿,我们家长也不用每天担心 老师忙忘了延长孩子吃饭。他这么一搞,既是人为给老师加工作量,也让孩子回家吃饭这事儿变得特别不确定,太折腾人了。

现在我的诉求很明白:起首,希望学校延长午休时光 ,至少给到 1个半小时,让家长有时光 接孩子回家吃饭,这是最基本的 “选择权”。

图源:家长提供的绿捷部分食材信息

孩子现在的午休时光 实在太短了:11点 40分下课,12点 10分就要竣事休息,开始写功课 、听老师讲题,满打满算只有 30分钟。

这30分钟里,孩子要从课堂走到校门口、回家、吃饭、再返回学校,像我们家如许离得近的,刚好能凑合;可对于那些离学校远的家长,根原来不及接。

有家长在网上发照片,说为了让孩子吃口热饭,只能带着马扎在学校门口等,孩子坐在路边把饭盒放腿上吃,吃完马上进学校,连口气都喘不外来。

其次,哀求 学校开放食堂或开辟专门区域,允许孩子带饭加热,凭什么教职工能有专属食堂,孩子却只能吃冷掉的预制餐?

并且 上海实在有很多现成的资本 可以使用,好比社区食堂。当局运营的社区食堂,食材有保障,菜是现烧的,分量足、态度也好,我之前去打过饭,15块钱就能吃两荤两素。

如果 能让社区食堂承接周边学校的配餐,大概允许家长给孩子订社区食堂的饭,也比绿捷那些闷了一起的中心厨房制品强。可现在学校连 “让孩子回家吃饭”都不共同,更别说对接社区食堂了。

我现在每天早上 6点50分就得起床,一边做孩子的早餐,一边预备中午 的午饭。有时候做些能保温的菜,用焖烧杯装着;有时候做些简单的炒饭、面条,孩子回家用微波炉热一下就能吃。固然累点,但看着孩子能吃口热饭,我心田踏实。

可我知道,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如许的前提 :双职工家庭没人做饭,离学校远得没法接送,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继承吃那些不安心 的餐食。现在我已经做好了长远计划,等孩子升初中,就再搬到离学校近的处所 ,哪怕房子小一点、贵一点,也要让他能中午 回家吃口热饭。

我们在上海打拼十年,交税、买房,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环境。我们不求山珍海味,只求一口平安 、温热的饭菜,这个哀求 真的太过吗?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