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不再温和,仍有两场硬仗要打

摘要

汽车实现盈利,家电出海破局,雷军的双线战争初现曙光。但小米还需重构“技能-产品-用户”信任链条,从“流量驱动”转向“代价驱动”。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编纂 |何伊凡 见习编纂 |李原头图来源|视觉中

汽车实现盈利,家电出海破局,雷军的双线战争初现曙光。但小米还需重构“技能-产品-用户”信任链条,从“流量驱动”转向“代价驱动”。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纂 |何伊凡 见习编纂 |李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近来,小米首创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冲破往日的温和形象,稀有地开始表达自己的愤怒感情。

11月16日,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回应关于小米汽车平安 性的质疑。他体现,在2024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自己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悦目是第一位的”,但这和“平安 是基础、平安 是前提”并不抵触 。为此,他截图了多张过往关于汽车平安 的谈吐 ,全部发生在小米SU7公布 之前。

来源:微博截图

雷军的“悦目是第一位的”这句话,曾被外界解读为“小米汽车重颜值、轻平安 ”,质疑其疏忽 平安 尺度。在当日的微博网友评论下面,雷军解释称,“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曲解 抹黑”。

对于正处于症结 产能爬坡期的小米汽车来说,任何一点舆论风波 都可能被无限放年夜 。在如许的压力之下,小米在11月18日交出了一份备受外界凝视 的季度成绩单。

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公司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加 22.3%,连续4个季度营收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 80.9%。

更具标记性意义的是,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营业 ,在第三季度实现了首个单季度盈利,经营收益达7亿元。

作为参照,理想、零跑等头部新能源车企,均历时超过7年才实现单季度盈利。而起步更早的小鹏同样在本季度刚刚实现单季度盈利,蔚来则仍处于吃亏 状况 。

但雷军根原来不及庆贺。在相对成熟的智能手机营业 之外,他正同时批示 两场硬仗:一边是决定小米未来高度的智能汽车,另一边是关乎小米生态广度和深度的IoT营业 。这两条战线,一个关乎存亡,一个决定界限。

更告急的是,小米在完成业绩增加 的同时,雷军如那边置处罚"大众," 对产品平安 的责问,重新博得 用户对小米品牌及其个人的信任,走出小米对雷军个人IP过度依赖的风险,市场也在等候雷军给出谜底 。

财报公布 后,11月19日,小米开盘走跌。截至发稿前,小米股价下跌4.02%,报39.14港元。距离6月27日61.45港元的高点,年内股价累计跌幅已超30%。

汽车之战:盈利背后的攻防战

“这周我们根本上就能完成年初制定的35万台交付目的。”谈及产能和交付速度 ,小米团体总裁卢伟冰在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告诉《中国企业家》。

数字背后,小米汽车产能与交付已全面 起势。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汽车单季度交付新车108,796辆,创下新高,其中9月和10月的单月交付均超过4万辆。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线刚一年,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分部的毛利率已到达了25.5%,均匀税后单价稳固在26万元摆布 ,与BBA等奢华 品牌处于同一区间。

盈利、交付、毛利率,这三个症结 指标的同时达标,标记着小米汽车开端跑通了商业闭环。支撑这份成绩单的是,小米汽车在线下铺设了麋集的销售 办事 收集 。截至2025年9月底 ,小米已在119个都邑 开设402家销售 门店,在125个都邑 结构209家办事 网点。

拍照:吴莹

不外高光之下,危急依然埋伏。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中坦言:“明年 (2026年)还是会有挑战,汽车营业 毛利率相对今年可能会有一些下降 。”

他指出了两个症结 变量:一是,购置税补贴政策减半。按照 国家已颁布 的政策,2026年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补贴政策将从目前的“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车最高1.5万元。二是,目前汽车行业仍处于产业发展 早期,市场疏散 。“要经过一段时光 激烈竞争,才会形成收敛。”

更困难的检验在外洋。此前雷军已明确将2027年定为小米汽车出海的时光 点,并选择了最难啃的骨头——欧洲市场。

“德国汽车本土品牌市占率到达50%多,丰田如此 强盛年夜 ,在德国市场份额也只有3个点。”不久前考察欧洲归来的卢伟冰,清醒地熟悉到这场战争的难度。刚刚已往的两周,他在德国高速上亲自驾驶SU7、SU7 Ultra行驶了近800公里。

“假如我们能够在欧洲产品获得 承认,进入其他市场响应 就异常 容易。”卢伟冰告诉《中国企业家》。

IoT之战:与美的等巨子 抗衡

汽车之外,IoT与生活斲丧产品营业 正在成为小米新的发展曲线。

在今年5月的“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公布 会”上,雷军曾明确体现“IoT家电营业 已经变成了小米的战略营业 ”。随后,卢伟冰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提出:“三年之内成为中国头部前三”的业绩目的。

其时,小米大家 电营业 交出了收入翻倍增加 的亮眼业绩。在接下来的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斲丧产品营业 的毛利润更超过智能手机营业 的毛利润,成为小米团体利润供献 的首要主力。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小米空调线上市占率已达16.71%,逾越格力,仅次于美的,排名第二。

小米冰箱、洗衣机、空调。来源:视觉中国

到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的IoT与生活斲丧产品营业 收入为276亿元,同比增加 5.6%,增加 已连续保持7个季度;毛利率为23.9%,同比提升3.2%。

不外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智能大家 电收入在本季度同比减少了15.7%,财报将其解释为“主要受国家补贴退坡及竞争加剧影响。”

已往数年,对于家电这个已形成稳固格式 的战场 ,小米家电用互联网打法搅动了原有的秩序,冲破了传统家电企业坚守数十年的堡垒。

今年3月,美的在2024年年报中,公布出售了9.02亿元的小米团体股票,并于2024年底彻底清仓。从2020年起,美的团体就陆续开始抛售小米股票,合计套现近20亿元。

曾经互联网与家电产业相互赋能的故事已经终结,一场新旧权势的对决正拉开序幕,家电市场的竞争也变得异常 激烈。美的董事长方洪波曾坦言,对于小米要“战术上器重,战略上不恐惧”,他还透露美的做了“三份共十几万字的研讨 报告”学习 小米。

对此,虽然雷军高情商回应称:“美的是异常 优秀的企业”,夸大“彼此 学习 ,做更好的产品”。但在京东平台,美的子品牌华凌同规格空调代价比小米低出120元,代价战的意图已异常 明确。

近日,小米与格力双方高管也就市场竞争,在舆论场激发 多次“口水战”。今年9月,小米还在空调领域推出了“十年保修”政策,以应对友商的竞争压力。

卢伟冰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的家电市场,处于新旧格式 的交替,旧的格式 肯定会被冲破,新的格式 肯定会被重建。”此前,卢伟冰曾提出“2030年进入大家 电头部品牌,空调营业 做到中国市场前二”的目的。

为此,小米也开始在智能制作 上拉高护城河。2025年10月,小米在武汉的智能家电工厂正式投产。这是小米继智能手机工厂和汽车工厂之后,创立 的第三座年夜 型智能制作 基地,也是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中,大家 电板块最症结 的一次落子。该工厂一期总投资超25亿元,计划 空调峰值年产能700万台。

小米大家 电部总经理单联瑜告诉《中国企业家》,小米大家 电工厂站在了两个“巨人 ”的肩膀上:一个是家电行业自己,“家电行业是中国为数不多能向环球输出产品、技能、尺度和装备的产业,我们向友商学习 了异常 多”;另一个则是小米手机和汽车的制作 履历。

品类的跨界融会 在武汉工厂里随处可见。单联瑜体现小米手机营业 的SMT(表面贴装技能)和AI质检本领均被复用到这里,使得家电主板的良率年夜 幅提升;而小米汽车工厂的宏观办理 逻辑,也被鉴戒用于优化年夜 型家电制作 的物运动线,形成了“年夜 交付、年夜 物流、小生产”的理念。

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单联瑜告诉《中国企业家》,小米家电竞争的焦点是工业智能化和产品创新。“小米大家 电工厂内,12万个数据收罗点实时运作,136项AI视觉检测让生产良率和效率年夜 幅提升。经由进程 工业人工智能本领让它具备自己决议、自己学习 、自己实行的本领。”

在生产之外的售后环节,单联瑜举例称,经由进程 智能化手段,小米可以防止空调恒久在“亚康健”状况 下运行,从而延长 其寿命。系统 能远程监测到用户家中的滤网积尘导致效能下降 ,并主动推送清洗提醒 ,而过往“30%摆布 的售后工单都是因为 滤网脏了”。

不外,小米在线下渠道还存在一些短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线下空调领域,美的、格力和小米的市占率分别为29.63%、30.21%以及0.25%。小米目火线下渠道仍主要依赖小米之家和第三方3C卖场,尚不克不及 与传统家电品牌庞年夜 的经销商系统 相抗衡。

怎样赢回用户信任?

不外对当下的小米来说,最辣手 的生怕 还是眼前怎样重新博得 用户信任。今年以来,小米的品牌形象多次因意外 事件受到挑战。

今年3月,小米SU7在安徽的交通事故导致三名搭客不幸罹难,进而激发 全行业对帮助 驾驶系统 平安 性的广泛关注。随后,小米SU7 Ultra车主们又针对挖孔版前舱盖,在各年夜 社交平台发起了维权办法。今年9月,小米汽车召回了11.7万辆小米SU7,以及小米车主成都事故再次将小米送至风口浪尖。

回望雷军和小米今年来遭遇 的舆论风波 ,表面看是一次品牌形象的翻转,深层却折射出小米转型期面临的认知辩论——当一家公司从相对成熟的手机营业 ,跨界到汽车和家电这两个完全差别的战场 时,外界需要用新的标尺来权衡它。

在汽车领域,小米需要面比力 亚迪、特斯拉等环球巨子 ,以及一众新权势。在大家 电领域,小米面对的则是美的、海尔、格力等深耕行业数十年的传统巨子 。随着国补退坡、竞争加剧,2026年将是更为暴虐的镌汰赛阶段。

小米之家店内。来源:视觉中国

汽车与家电,看似两条平行线,在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下正渐渐交汇。此刻的雷军,同时批示 着两场截然差别但同样困难的战争。

汽车营业 需要在盈利后连续扩年夜 范围 、应对明年 更激烈的竞争。大家 电营业 则需要冲破旧格式 ,在传统巨子 把控的市场中杀出血路。这场双线战争,不光检验小米的产品本领和技能储备,更检验其战略耐烦和生态协同本领。

出海,被认为 是破卷的解法之一。今年,小米的家电营业 已经出海进入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卢伟冰透露:“截至2025年9月底 ,符合小米新零售尺度的国内外门店已达300多家,估计 年底到达500家。小米新零售走出去之后,将是全生态出海异常 告急的本领底座。”

技能研发则是更本质的解法,尤其是在AI迅猛变革的期间。2025年前三季度,小米研发开支已达235亿元,其中约四分之一投向AI领域。从4月公布 说话 年夜 模子MiMo7B,到9月公布 语音年夜 模子MiMo Audio,小米正在AI领域快速结构。

近来,盛传已久的前DeepSeek研讨 员罗福莉官宣加入小米公司。“AI未来肯定会从虚拟天下走向物理天下。”卢伟冰体现,“在物理天下,小米拥有一个异常 好的生态位,首先 小米有异常 多IoT连接装备,无论是车、手机还是平板、可穿着眼镜等等;其次小米在人车家硬件入口和创新领域里,是环球最好的入口。”

汽车实现盈利,家电出海破局,雷军的双线战争初现曙光。不外,对于还未走出信任风暴眼的小米来说,近期的一系列舆论事件,仍暴露了小米企业战略、构造办理 ,乃至企业文化的系统 性问题。小米还需彻底重构“技能-产品-用户”信任链条,将“平安 至上、用户为本”转化为一系列产品到办事 的焦点尺度,从“流量驱动”转向“代价驱动”。

今年9月雷军在年度演讲后,他曾在会后采访中对《中国企业家》说:小米要从互联网公司刚强地走向智能制作 的新战场 ,转型成一个硬核的科技公司。“硬核的科技公司跟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互联网是时机驱动的,科技公司是使命驱动的。”

小米将怎样落实这一改变,市场和用户还在等候雷军,给出更多谜底 。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