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这名字,估计很多人听过,尤其是在过去十几年里,这家企业可是风头无两。从一个小小的海南航空公司起家,到后来业务铺遍全球,航空、旅游、金融、房地产啥都干,资产一度高达6000亿,员工18万,收入1900亿,
海航集团这名字,估计很多人听过,尤其是在过去十几年里,这家企业可是风头无两。从一个小小的海南航空公司起家,到后来业务铺遍全球,航空、旅游、金融、房地产啥都干,资产一度高达6000亿,员工18万,收入1900亿,愣是挤进了《财富》世界500强的第170位。 可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最后却崩得比恒大还惨,背了7500亿的债不说,创始人陈峰还被抓了。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咱得好好聊聊海航是怎么崛起的,又是怎么垮的,最后结局咋样。 ![]() 一、崛起之路: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
- 初创与杠杆扩张(1993-2017): 1993年,陈峰以1000万元启动资金创立海南航空,通过“租飞机抵押借款”模式迅速扩张——租一架波音737抵押获得贷款,再租/买更多飞机,形成“鸡生蛋”循环。至2017年,海航拥有3800架飞机,资产规模达1.2万亿元,位列世界500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仅次于华为)。
- 多元化并购狂欢: 2015年借政策东风,海航以300亿银行授信开启全球收购:希尔顿25%股权、德意志银行股份、纽约地标写字楼、瑞士航空等,累计耗资超3000亿元。业务横跨航空、金融、地产、旅游等领域,形成“商业帝国”假象。
![]() 二、崩塌导火索:高杠杆与内部腐败
- 债务黑洞: 2017年负债率高达72%,日均利息支出1.5亿元(年利息超500亿),而净利润仅5.4亿元。2021年审计显示,负债总额达7500亿元,创中国企业单体负债纪录(彼时恒大负债约2万亿,但海航为单体公司)。
- 内部蛀虫与挥霍:
- 陈峰之子陈晓峰挪用87亿元,用于购买洛杉矶豪宅、豪车、私人飞机,甚至“买画转卖关联公司转移资产”。
- 高管层集体腐败:2.3亿元购买毕加索画作“美化账面”,理财产品“聚宝汇”爆雷致2.3万投资者血本无归(高管亲属提前赎回)。
- 非核心业务全面亏损:仅航空主业盈利,其他300余家子公司均亏损,海外资产(如写字楼、酒店)租金无法覆盖利息。
- 致命一击:疫情与现金流断裂: 2020年新冠疫情重创航空业,海航一季度亏损336亿元,日均亏3.7亿元。变卖资产(飞机、酒店、写字楼)杯水车薪,最终资不抵债。
三、落幕:破产、抓人、重组
- 2021年破产重组: 海航申请破产,申报债权超2万亿元,最终确认负债7500亿元。航空主业被方大集团以380亿元接手,其他320余家公司纳入信托计划,普通投资者清偿率不足10%。
- 创始人结局:
- 陈峰:2021年9月因涉嫌集资诈骗、走私、挪用资金等罪名被抓,其“空手套白狼”模式被定性为“庞氏骗局”。
- 王健(联合创始人):2018年法国意外坠亡,此前与陈峰的权力斗争加速公司内耗。
![]() 四、教训:激进扩张的警示
1. 高杠杆玩火:依赖“借新还旧”扩张,忽视现金流与负债率(海航现金流仅400亿,却支撑万亿资产)。
2. 盲目多元化:从航空到金融、地产、艺术,管理失控,非核心业务成为吞噬资金的黑洞。
3. 家族式腐败:创始人亲属视公司为“提款机”,监管失效,加剧财务危机。
4. 政策与市场误判:全球化并购赶上监管收紧,疫情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对比恒大:更惨烈的结局
- 负债集中度:海航为单体公司负债7500亿,恒大为集团负债2万亿(含众多子公司)。
- 清偿率:海航普通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恒大尚有部分资产处置 hopes。
- 创始人追责:陈峰被刑事追责,恒大许家印尚未进入刑事程序(截至2025年)。
结语:从“买买买”到“卖卖卖”的悲剧
海航的崩塌是中国民营企业“野蛮生长”的缩影:创始人的野心、资本的贪婪、监管的缺位,共同酿造了这杯苦酒。其教训警示后来者:企业的长期价值在于核心竞争力与风险控制,而非杠杆游戏与权力寻租。正如海航广告词“海航带你飞”最终沦为讽刺——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注:文中“陈锋”均为“陈峰”笔误,以官方信息为准。) |
2025-03-05
2025-03-03
2025-03-05
2025-03-03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