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晨烨9月15日下午两点,深圳罗湖区,位于田贝四路万山珠宝园6楼的一家名为“君辉”的公司办公室年夜 门紧闭,工商材料 显示这里亦是君豪金业(深圳)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有从业者告诉记者,二者实为同一家公司
![]() 记者 郑晨烨 9月15日下午两点,深圳罗湖区,位于田贝四路万山珠宝园6楼的一家名为“君辉”的公司办公室年夜 门紧闭,工商材料 显示这里亦是君豪金业(深圳)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有从业者告诉记者,二者实为同一家公司。同一时光 ,位于水贝二路兴龙黄金珠宝年夜 厦6楼的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办公室年夜 门亦已紧闭。 上述公司紧闭的玻璃门上,都交叉贴着白色的封条,驻守在现场的保安对全部来访者的问题,都只用三个字回复:“不知道。” 写字楼前台工作职员提供的信息要更具体一些:“警察 两三天前就来了,然后就封了这里。” 险些就在同时,一场关于“水贝金料商跑路”的批评辩论 ,开端 在交际媒体上快速发酵:一则“深圳水贝十几家金料商团体跑路”的消息开端 传播,一份包含“君豪”“粤宝鑫”在内的“跑路”企业名单被普遍 传播,听说涉及的资金范围 从数万万元到数亿元不等;只管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很快出头澄清,称听说“夸年夜 不实”,仅是“个别企业涌现 问题”,但这并未完整 驱散笼罩在市场头顶的疑云。 一个看似简朴的问题由此浮现:在金价连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本应顺势盈余 的黄金商们,为何反而走到了被关门查封的田地? 经济视察 报记者在深圳水贝走访后发现,谜底 指向一种在水贝早已存在多年的交易业务模式——“私盘对赌”。 多位水贝资深的黄金从业者向记者证明,这并非一个关于“卖黄金”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赌金价”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这些被称为“料商”的中间商,扮演的并非贸易商,而是究竟上的“农户 ”。 “有许多人在赌行情,赌的是跌。”水贝黄金从业者郝先生告诉记者。 而当金价的单边上涨行情连续不断,这场“赌跌”的游戏便迎来了它的终局——爆雷。有从业者告诉记者,君豪公司的老板选择了主动向警方自首,而粤宝鑫公司的法人代表谈广,则至今去向不明。其余 ,在一个由粤宝鑫变乱受害者组成 的维权群中,成员人数已达到458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水贝第一次传出黄金料商“出事 ”的消息,记者采访的多位从业者亦判定称,这年夜 概率也不会是末了一次。 “私盘对赌”君豪与粤宝鑫等公司的谋划异常,将水贝黄金财产链中一个长期存在却并不透明的环节推至台前——料商。 在传统的黄金财产链中,料商的脚色是毗连上游炼厂与卑鄙加工厂、柜台的中间贸易商,但在深圳水贝,尤其是在黄金回收这一细分领域,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经济视察 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次涌现 问题的料商,其焦点业务并非简朴的“买金卖金”,而是一套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场外交易业务系统 。 “按规定,全部回收的黄金旧料,最终都应流回场内,好比卖给有资质的精炼厂,再由精炼厂进入上海黄金交易业务所的系统。”水贝黄金行业资深从业者肖中聪告诉记者,“但现实操作中,许多回收上来的旧料,经过 提纯后,就直接在场外流畅了。” 场外流畅,意味着这部分黄金的交易业务,全程不经过 上海黄金交易业务所,也不涉及合规的税务发票,对于水贝数量庞年夜 的中小型珠宝柜台和“夫妻店”而言,从这些场外料商手中拿货,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灵活 的交易业务方法 。一个围绕着“回收料”的灰色生态由此形成。 这个生态的焦点运作模式,被业内称为“锁价”。 无论是上游持有旧料的客户,照旧卑鄙必要用金的柜台,在与料商交易业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订价格,由于金价及时颠簸,双方会经过过程 德律风 、小步伐或微信,以当下的市场价为基准,口头约定一个交易业务价格。 为确保这笔交易业务有效,客户必要向料商支付 一笔定金,在部分交易业务中乃至是全款。 支付 完成后,价格即被“锁定”,但实物黄金并不会立刻交付,而是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光 差,这被称为“延时交付”。 “好比外地的客户把旧金料寄过来必要时光 ,我们收了料再拿去提纯也必要时光 。”一位不愿签字 的水贝料商向记者体现。 恰是 这个“时光 差”,让这门现货交易,异化成了一场金融赌局。 一个合规的贸易商,在与客户锁订价格后,为了规避价格颠簸的风险,会立刻在期货或现货市场举行反向操作,即“对冲”,具体来说,就是当料商在现货市场卖出一笔未来才交付的黄金时,他会同步在期货市场买入一份同等数量的黄金合约,云云一来,未来假如金价上涨,他在现货上的亏损,就能被期货市场上获得的盈余 所抵消。 如许无论未来价格涨跌,贸易商都能确保本身赚取到固定的服务费。 但此次爆雷的料商们,选择的却是另一条路。 “有许多人在赌行情,赌的是跌。”水贝黄金从业者郝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料商在收到客户的全额或年夜 部分货款后,并未举行风险对冲,他们手握现金,等候金价下跌,假如金价如期下跌,他们便能以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上购入黄金,再依照 此前锁定的高价格交付给客户,从而赚取远超正常贸易利润的价差。 在这种模式下,料商的脚色已经不再是贸易商,而是究竟上的“农户 ”。 客户认为 本身在买黄金,但现实上是在以一个固定的价格,参与一场由料商坐庄、与未来金价对赌的游戏。 已往数年,这一模式在频繁震荡的行情中,让部分料商获利颇丰,但从2024年底开端 ,黄金价格的连续上涨,让“赌跌”的农户 们彻底袒露在了风险之下。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9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业务所的黄金T+D价格,盘中最高已触及838.79元/克。 “假如一个料商在金价780元/克的时候接了单,现在要去市场上拿货来兑付,意味着每交付一克黄金,就要承担近60元的直接亏损。假如涉及的订单是10公斤,亏损就是60万元。”前述不愿签字 的料商向记者体现。 更年夜 的风险来自于杠杆。肖中聪指出,水贝的定金模式多年来相对固定,一笔交易业务不论货值年夜 小,都只收取某个固定数额的定金,好比2万元。“金价每克300元的时候,2万元定金对应的风险是可控的,但现在金价凌驾每克800元,意味着同样是2万元定金,背后对应的货值翻了一倍多,杠杆被急剧放年夜 ,一个小幅的颠簸就足以让保证 金亏穿。” 连续上涨的金价,最终压垮了部分资金范围 较小的料商的资金链。 根据记者从多方获得的消息,君豪公司的老板选择了主动向警方自首,而粤宝鑫公司的法人代表谈广,则至今去向不明,在一个由粤宝鑫变乱受害者组成 的维权群中,成员人数也已达到458人。 这场赌局的失败,不但让坐庄的料商自身陷入困境,也给财产链上卑鄙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好比,根据河南广播电视台的报道,位于河南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内的一家金店,因委托粤宝鑫公司提纯加工黄金,最终被卷走价值 约90万元的黄金原料,总重量凌驾一公斤。 为了解变乱的最新希望,经济视察 报记者前去负责粤宝鑫公司所在辖区的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翠竹派出所。在派出所内,当记者说起 粤宝鑫公司时,工作职员便引诱 记者进入内部举行挂号 ,但对于案件是否已经备案,以及现在的观察环境如何 ,派出所方面的职员体现尚不清晰,仅告诉 前来报案的商户先填写材料 ,领取回执后等候后续通知 。 官方对此事立场 谨慎,而变乱中的另一方——受害者,亦体现出了普遍 的沉默。 9月15日,记者辗转联系 到两位受害者,一位是损失信11万元的供料商,另一位则是被骗超百万元的柜台老板,但两人均不愿就交易业务的细节与记者举行深刻 交流。 有和受害者比较熟悉的人士向记者体现,这种沉默与交易业务模式本身的不合规有关,受害者担忧 与媒体过多接触,会给本身带来不必要的贫苦。 “并不不测”君豪与粤宝鑫等公司的爆雷,在水贝黄金圈内激起了波涛,但对许多资深从业者而言,这并非不测。 “现在大家 对这种事已经麻木了。”郝先生告诉经济视察 报记者,“这种公司太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雷了。” 这种“麻木”的背后,是此类变乱在水贝的重复 上演。 此次风波 中,一份包含十几家企业的“跑路名单”很早就在交际平台传播,料商余先生也向记者说起 了“跑路了十多家”的市场听说。 针对此听说,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于9月15日做出回应。据深圳官方收集 辟谣平台宣布 的信息,该协会称听说“夸年夜 不实”,名单中多家企业仍在正常谋划,此次仅是“个别企业涌现 问题”。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此次黄金料商跑路变乱,险些是已往水贝多起风 险变乱的重演。 时光 拉回到2024年4月,彼时同样在交际平台传出消息称,水贝一家名为“千百万珠宝”的料商,携约400公斤黄金“跑路”,按当时金价计算,货值近2亿元。 当时的场景与此次风波 高度类似 ,交际平台上传播着深夜有人群在“千百万珠宝”门店前聚集、亦有警方加入处置的照片。沸沸扬扬的传言,同样指向了在金价上涨背景下,因“延时交付”模式而激发 的兑付危机。 但当时的风波 最终以“乌龙”结束 。 事后,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千百万珠宝”公司负责人公开做出解释,称公司并未“跑路”,变乱的起因,是公司一张用于打款的银行卡,在当年 4月8日被异地警方冻结,导致公司无法正常举行资金往来。在银行卡连续未能解封的环境下,公司负责人于4月13日决定 停息黄金交易业务,并将停息业务的环境向深圳市市场监督办理 局罗湖监管局举行了报备。 公司负责人当时亦称,部分客户在得知业务停息后,因惊恐 而激发 了集中上门“挤兑”,从而导致了网传的群体聚集变乱。 但值得注意的是,“千百万珠宝”的故事并未跟着 澄清而真正结束。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4月22日,因与金仕禧(深圳)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的交易条约胶葛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向“千百万珠宝”及其法定代表人李赐华下达了限定消耗令。 四个月后的2025年8月2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办理 局罗湖监管局,因“经过过程 挂号 的住所或者谋划场所无法联系 ”,而将“千百万珠宝”正式列入谋划异常名录。 “无论是去年的‘千百万’,照旧本年的君豪,焦点问题都是一样的。”肖中聪向记者体现,“这种变乱袒露的是全部 场外交易业务生态的系统性风险。” 肖中聪向记者介绍,现在黄金财产的监管涉及多个部分,上海黄金交易业务所负责场内交易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金条等回购,黄金协会则是行业自律组织。“但在水贝,范围 庞年夜 的黄金回收与场外流畅环节,现实上处于一个监管的暗昧地带。” 在这种暗昧地带中,乃至涌现 了两套并行的价格系统 。除了上金所的官方报价,水贝市场还长期存在一个由部分年夜 型料商报出的、不含税的场外价格,这个价格缺乏透明的形成机制和监管,却成为许多场外交易业务的基准,为“对赌”行为提供了土壤。 其余 ,司法 定性的暗昧,也进一步低落了违规的成本。肖中聪认为,这种“收钱不给货、对赌行情”的交易业务模式,本质上已经涉嫌“不法 谋划”,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参与者之间常有条约或票据,最终往往被定性为“经济胶葛 ”,但“定性为刑事任务 或民事胶葛 ,威慑力是完整 不一样的”。 恰是 在如许的环境下,水贝黄金交易业务的灰色生态开端 野蛮发展 ,吸引了年夜 量料商参与其中,而卑鄙数量庞年夜 的中小型柜台和“夫妻店”,则是这个生态得以维系的另一块基石。 “对于许多小柜台来说,他们的谋划本身就不完整 合规,好比不开具发票。从场外料商那里拿货,价格更低,交易业务更便利 ,是他们为了坚持 菲薄利润的选择。”一位不愿签字 的水贝珠宝加工商向记者体现。 如是,一个由“赌徒”和“谋利者”共同 维系的灰色生态,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黄金市场行情走势和彼此间软弱 的信托。当金价连续单边上涨,这个生态的崩溃 便成为必然。 变乱发生 后,对行业信心 的打击 是直接的。好比,郝先生就告诉记者,“从前大家 都是靠光彩 做交易,现在都不愿意为光彩 买单了,市场内请求 ‘现款现货’的声音开端 成为主流,这无疑会增加小微商户的资金压力和谋划成本”。 对于未来,多位从业者的判定亦不乐观。余先生认为,此次爆雷年夜 概只是一个开端 ,“假如金价继承涨,雷同的变乱年夜 概会更多。”郝先生也判定称,雷同的变乱在年底年夜 概还会涌现 。 究竟上,监管部分也已注意到相关风险。 早在2024年的“千百万”风波 之后,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就曾在水贝市场内张贴风险告诉 书,请求 黄金交易业务严格落实实名挂号 轨制 ,对当日交易业务总额在2万元以上的交易双方举行实名挂号 ,以确保资金流向可追溯。 然而,一年多以后,当金价再次创出新高时,同样的模式,又再次激发 了市场的震动。截至发稿,此次变乱仍有诸多细节尚待厘清,对于涉案资金的具体范围 、受害者的确实 人数以及警方的最终定性等问题,经济视察 报记者将连续举行追踪报道。 (应受访者请求 ,肖中聪为化名) 相关阅读 |
2025-05-03
2025-03-05
2025-02-26
2025-03-05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