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150%!内存供应 告急,经销商趁乱抬价,谁在制造“存储恐慌”?

摘要

图源:视觉中国蓝鲸消息11月17日讯(记者 翟智超)“存储成本上涨远超预期,且将持续加剧。”小米团体合资人卢伟冰在微博上的谈话 ,折射出当前电子产业链普遍面对的成本压力。这场存储涨价潮已迅速传导至终端市场。

图源:视觉中国

蓝鲸消息11月17日讯(记者 翟智超)“存储成本上涨远超预期,且将持续加剧。”小米团体合资人卢伟冰在微博上的谈话 ,折射出当前电子产业链普遍面对的成本压力。

这场存储涨价潮已迅速传导至终端市场。蓝鲸科技记者近日访问 华强北电子市场及产业链企业发明 ,存储类产品价格正“猖狂 上涨”,有经销商向蓝鲸科技记者坦言“完整 不敢报价,上午的价格下午大概就赔本 ”。在价格颠簸之下,部门经销商利用信息不对称抬高报价、扰乱 秩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杂乱。

价格上涨的背后,驱动身分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供需掉 衡。“一个关键变革来自AI大模子训练与高性能 计算需求的爆发——这些应用持续吸纳大批 存储产能,间接挤占了消费电子领域的芯片供应 。”某国际知名 品牌总代李恒跟蓝鲸科技记者说道。

然而,市场火热并未取消投资端的疑虑。某投资机构研究 员刘思达对蓝鲸科技记者体现,“当前涨价主要是厂商经由进程 掌握 供应 、减产所推动,或非真实需责备面爆发。”

有经销商“借机拉高价差赚快钱”

“现在无论什么品牌的内存条,价格险些全体 大幅攀升,部门热门型号涨幅乃至凌驾150%。”华强北某品牌经销商阿强向蓝鲸科技记者体现。以三星16G DDR4内存条为例,其价格在短短三个月内从180元一起飙升至400元以上,表现出当前存储市场的猛烈 颠簸。

更为显着的是,本轮涨价已从内存条蔓延至固态硬盘、U盘等险些所有依靠存储芯片的终端产品。例如,闪迪1TB移动硬盘报价已达690元,128GB U盘也涨至72元,均较三个月前上涨约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华强北商家指出,“容量越大,涨幅越显着”。因为 市场对大容量产品的需求集中,而供应 持续偏紧,其价格颠簸尤为猛烈 。

图源:蓝鲸科技记者拍摄

在这一轮供应 告急中,国际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市场体现涌现 出鲜明反差。蓝鲸科技记者从供应 链获悉,三星、美光等国际大厂库存普遍见底,市场上乃至涌现 “一板难求”的局面,客户下单后每每需长时间排队等待,到货时间极不确定。相较之下,以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则展现出较强的供应 链韧性。

“主要照旧消费者更承认国际大牌,认为品格更有保障。”一位商家向蓝鲸科技记者泄漏 ,“实际上,国产存储技术已在不停成熟,性能 差距正渐渐缩小,确实 已具备相当程度的替换本领。”毕竟上,在同类产品中,国外品牌的价格仅比国产品牌高出约100元,但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格式 。

跟着 内存价格持续攀升,市场上部门经销商也开始“乘虚而入”。以三星16GB DDR5内存条为例,不同经销商的报价跨度极大,从600元到1000元不等,价差高达400元。阿强进一步泄漏 ,那些报价在700元以上的经销商,正是在“借机拉高价差赚快钱”。因为 此次涨价来得又快又猛,这些商家没能提前备货,难以从泉源 涨价中获利,便转而采取高抛策略,以此收割短期利润。

图源:蓝鲸科技记者拍摄

这样的高价真的有人买吗?阿强坦言:“确实 有不少买家乐意接盘,现在完整 是 卖方市场。消费者都担心后续价格还会涨,以是纷纷扎堆入手。说真话,要是不刚需、不急用,真建议再等等,等价格回归理性后再买,会划算很多。”

面对高涨的市场行情,经销商却普遍不敢大批 囤货。一位华强北资深从业者向蓝鲸科技记者解释:“存储市场价格颠簸极大,历史上多次涌现 急涨快跌的行情,囤货风险极高。即便眼下利润可观,一旦市场转向,库存就将成为沉重负担。”别的,现在上游厂商开始对渠道的管控加强,也限制了下游商家大范围 囤货的操纵空间。

去年市场需求疲软厂商曾集体收缩产能

本次存储芯片市场的价格上涨并非突发事故。李恒向蓝鲸科技记者介绍,本轮涨价实际自今年 4月就已启动,其根源可追溯至去年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引发的厂商集体收缩产能,为今年 的供应 告急埋下伏笔。

进入下半年后,市场格式 发生 显着变革。尤其在9–10月时代 ,跟着 国内AI大模子训练与高性能 计算需求集中爆发,存储芯片的供需抵牾被进一步放大。李恒指出,“AI大模子所需的存储解决计划 与消费级产品完整 不同,它们需要高频、大带宽、高稳定性的产品,单机配置容量是普通存储的数十乃至上百倍。”

这类企业级订单不仅在利润率、客单价和办事 要求上远高于消费级市场,也对产能分配发生 了布局性影响——在整体产能有限的情况下,供应 商天然优先保障高代价的AI客户,导致通用型存储产品的缺货状况持续加剧。

供需掉 衡直接引发上游供应 链涌现 两个关键变革:价格调解频率加速至“每周更新”,以及货源分配机制从单纯的“价高者得”转向“按需优先分配”。

对于存储行业难以快速相应市场突变的困境,刘思达指出,半导体产线建立周期长达数月乃至更久,且经历上一轮下行周期后,厂商扩产态度普遍谨慎 。再加上临盆 工艺复杂、产线转换耗时,全体 行业难以像普通消费品那样机动调解产能。

基于此,李恒猜测,未来半年内存储价格仍将坚持 上涨趋向 。“产能恢复需要完备周期,而AI带来的布局性需求仍在持续增加 。在产能未有显着扩充、高利润订单持续挤占普通产品线的情况下,市场告急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

然而,投资圈对此却持不同看法。11月13日晚,美股存储干系企业遭受 重挫,闪迪暴跌16%,希捷、西部数据紧随厥后。晨星剖析 师公开建议卖出三星和SK海力士,其核心逻辑在于对“存储超级周期”的质疑。

对此,刘思达称,“尽管AI干系高端领域需求旺盛,但消费电子端仍显疲软,整体库存实则处于‘虚低’状态——真实供需并未达到市场所体现的紧缺程度。”换而言之,这被部门投资人视为“伪需求”,是由人为限制供应 所塑造的短期征象。

中芯国际CEO赵水师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会上也表达了谨慎 态度。他指出,受存储器供应 缺少 明白答应、行业大周期影响,企业在制定来年临盆 规划时普遍守旧。尽管手机、家电需求稳定,工业持续复苏,汽车市场坚持 增加 ,但厂商因无法预判存储器对终端临盆 的支撑 本领,仍不敢在一季度大幅下单或增加 出货。

(文中受访者阿强、李恒均为假名 )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