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近视速度赛跑3年后,一位家长暂时“躺平”了

摘要

在鸡娃圈,若说有哪项事业可以与“鸡学习”并驾齐驱,那非“鸡眼睛”不可。“鸡眼睛”,即近视防控,也称“护眼”。国家卫健委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

在鸡娃圈,若说有哪项事业可以与“鸡学习”并驾齐驱,那非“鸡眼睛”不可。

“鸡眼睛”,即近视防控,也称“护眼”。

国家卫健委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这组数据一点也不夸张。

今年上五年级的岑岑,一只眼睛100度,一只125度,所在班级一共30个小朋友,其中17个近视了。

“近视的标准是已经被医院检查确定了,不是以戴没戴眼镜或有没有采取措施来决定的,因为有些小朋友比如说50度的近视,还可以不用戴眼镜继续观察,这种我们也算近视。”岑岑妈妈肖俏解释。

肖俏是在岑岑上二年级时,被医生提醒,孩子可能真性近视了。

在此之前,她对远视储备、屈光度、眼轴、OK镜等词语完全没有概念,也未想过深究,只对视力表,5.0、4.9等数字有模糊认知。

岑岑步入“近视大军”后,肖俏不得不被推着去学习、研究,比如筛选近视防控策略,制定能够坚持的方案,培养孩子用眼习惯等。

伴随“护眼”需求诞生的各类“外用内服”产品,她也用过不少,包括护眼贴、拉远镜、叶黄素、胡萝卜素……年均“护眼”花费约1.5万元。

前几天,肖俏带岑岑去做视力复查,检查结果显示,相比半年前,孩子眼轴增长0.13mm,“正常孩子一般一年增长0.3~0.5mm,算保持得挺好的。”

岑岑视力检查结果与半年前(左)对比。

在与孩子近视速度赛跑的3年时间里,肖俏的焦虑感在一点点减轻,她说自己已经接受孩子近视这个结果,觉得没关系了。

以下是肖俏的讲述:

我们是五年级的小孩,男生,近视的话是一个眼睛100(度),一个125(度)。

全班30个小朋友,有17个近视。男生比女生多,可能跟男生更喜欢电子产品有一些关系。

这些孩子中,有近视程度比较高的,比如400、500度的,也有刚刚才近视的,戴OK镜、离焦镜、滴阿托品、戴普通框架眼镜的都有。

刚开始发现孩子近视时,有的家长大吃一惊,然后觉得要采取一些什么措施,也有焦虑和迷茫的家长,还有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得比较透彻了,但依然没有什么好办法的家长。

一个妈妈,她孩子现在初三,眼睛近视450度、550度。

她是一个不太关注孩子生活细节小事的人,所以当老师在四年级通知她孩子可能有点近视了,需要去医院复查,她斩钉截铁地告诉老师不可能,老师就没有再说了。

她的“不可能”源自她和她先生视力都非常好,而且也没有听孩子说起过眼睛不太舒服,看不见黑板等,所以就没有当回事儿。

即便新闻说现在孩子近视率非常高,她也没有任何觉察。

直到发现孩子看东西的时候,眼睛不对了,检查出来200度近视,这时孩子已经五年级了。

她很懊恼、后悔、自责,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不提前去干预,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想法,就遵医嘱,给孩子戴了眼镜。

她还有个小女儿,上五年级了,视力就还非常好,所以遗传影响也不一定。

另一个妈妈,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远视储备就不足了,很焦虑。孩子近视比较早,整个用眼环境也不太好,她害怕孩子会高度近视。

她的应对方式是早早开始吃对眼睛好的维生素,注意用眼卫生,比如定时远眺,做远视训练,但这种用眼习惯很难坚持,现在用OK镜在控制。

还有一个妈妈,孩子二年级发现近视,她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有一段时间,大概一两周,她都不让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放学以后的自习课也不参加,都提前把孩子接去“鸡眼睛”,所谓的做大户外,但也没有持续很久,最后也慢慢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我自己的话,孩子从小眼睛就发育一般,为什么有“一般”的大概印象?

从身体各项指标发育来看,孩子比同龄人要慢,于是就下了个主观臆断,认为他眼睛也发育得不太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远视储备多少这个概念,跟普通大众认知一样,4.8是不好的,5.1是好的,他慢慢近视以后,我才去了解这些概念。

从小到大测量,我们从来没有在4.9以上,所以我一直都主观地把它归结为这孩子可能就是先天发育不太好,不是我做了事情他就可以改变的,让自己心里比较安。

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跟我说,孩子眼睛检查出来4.8、4.9,通知我需要复查,我就去复查了。

医生的说法是,孩子眼睛发育不是特别好,视力也不太好,给到的建议,多户外少看电子产品,我也没有上心。

二年级,孩子视力下降到了4.7、4.8,然后老师又说需要去检查,这次医生觉得可能是真性近视了,需要干预,做了散瞳,测试数值是,50度、75度。

我当时非常迷茫,也非常焦虑,倒没有觉得这么小近视了未来会发展成高度近视,我对高度近视以后带来的各种疾病,可能引发的风险是无知的。

我最大的感受是戴着眼镜不好看,对外貌上的影响比较大,而且不方便,最重要是男孩子他要运动很麻烦。

还有一点,觉得戴了眼镜的孩子,眼睛里面没有太多光彩,很焦虑也很迷茫,但也没有想到去学习,完全空白无知。

这时候班上有些其他妈妈开始发声,她们也是一些孩子近视的家长。有些妈妈挺积极的,会主动研究这个问题,了解到一些东西后会和我们分享。所以我们这群人从这种抱团学习中获得了一些信息。

在她们那里我了解到了什么是远视储备,什么是眼轴,发现眼轴随着身高增长是会增长的。

之后,我开始每半年带孩子测一次,关注眼轴增长。如果增长太快,我也会去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

那时候OK镜还不太流行,用的多的是离焦镜和滴阿托品,听说能控制近视,但我们那时候还可以不配镜片,心想就等一等。

后来了解到了拉远镜,当时对它的原理不太懂,但被身边的实例打动了,而且是线下机构在推行,就觉得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于是试了一下。每次花费130元,一年下来大约七八千元。

拉远镜主要问题是时间投入,一周一次是最低频率了,机构的要求,希望一周两、三次,说是因为孩子用眼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的,如果频率过低,抵消不了损伤的疲劳。

后来两年时间,我们视力是没有下降的,然后眼轴有回退,当时是23.74mm到了23.5mm左右,非常欣喜,觉得特别有用。

我其实也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眼轴不可回退,所以很多东西出来的时候都持怀疑态度,即便是赤裸裸的数据摆在面前,都不太相信。

我经常也想,会不会因为是孩子已经近视了,更加注意了。但我去盘了一下,发现近视之前和之后的户外活动也好,看书的频率也好,他的日常生活也好,没有太大变化。

包括他的用眼习惯,只会越来越差。

孩子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心态,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在治疗了,就过度去消耗眼睛。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是起到了比较关键性作用的,不然为什么他的眼睛这些年能保持呢?

后来我自己买了拉远镜在家做,它的费用不低,8900多元,还买了一个做完拉远镜后的舒缓仪,接近2000块钱,一副他们自己研发的眼镜,感觉有点像一套组合。

但发现在家里并没有怎么使用,主要因为时间成本。

还有一点,孩子也不愿意坐在前面,因为很无聊,而且眼睛很酸很痛。

拉远镜是通过把物体放得很远,然后强行要求你要把它看清楚为止,很使劲地看,让眼睛非常疲劳。

这样做一个小时,半个小时舒缓,对孩子来说考验很大。

没多久,我们就把这台拉远镜送人了。

那副特制眼镜也没用多久。

孩子的体感是戴了这副眼镜,近处看不清,远处看得清,要求他做作业的时候戴,不做作业的时候不戴,我们只戴了个把月就没戴了,也很不方便,跟孩子平常的习惯冲突太大了。

我最理想的状态是孩子戴OK镜,不但能抑制眼轴增长速度,还好看,上体育课方便。

最后没考虑OK镜,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暑假,孩子去上篮球夏令营,跟他住1个房间的4个小朋友中,有两个小朋友近视,戴的OK镜,晚上他们要自己戴,我家孩子看把那个东西塞到眼睛里,很害怕,所以很拒绝这件事情。

2021年,哺光仪开始引起一些关注。机构里开始让孩子使用哺光仪,当时宣称哺光仪使用时间短。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评论
906人参与,19条评论

精彩评论
  • 任赫文 2025-2-26 22:59
    初中近视快得很
  • 帅气老欧巴 2025-2-26 22:56
    我家孩子刚上六年级近视,当时查出来125和150,配的离焦镜150和175,现在初一下学期了,前天带去查,眼睛150和175,几乎没长,但是散光每只眼睛增加25℃,不知道算不算长的快
  • 龙行天 2025-2-26 22:51
    幼儿园,马上要近视的,在此[哭笑][哭笑][哭笑]
  • 赵维平 2025-2-26 22:48
    我们学校普查近视率90%
  • 唐炳坤 2025-2-26 22:45
    我是将近1000的高度近视,老大高中400多度,老二四年级目前还没发现,高度近视有遗传。可恨的是,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玩游戏每天6个小时以上(基本不间歇)[哭][哭][哭]关键是不靠谱的队友带着两儿子玩网游,一家人喜[大笑]、怒[愤怒]两极端,下辈子我要当男人
  • 勤学浩问 2025-2-26 22:41
    学校从早到晚都是用电子屏幕上课,下课又主张呆在教室,不得近视太难了
  • 齐凤云 2025-2-26 22:40
    又是个半水桶科普,各位看着玩就行,顺便普及下,OK镜是角膜塑形镜,长期不正确使用佩戴,对角膜有一定的影响,包括感染发炎磨损,都可能导致将来角膜地形图异常或DK值不够没法做简单的近视飞秒手术。近视要多注重防范于未然,没近视前要做好防控包括以下,近视了更要注意饮食均衡,用眼环境减压,包括哺光仪,远近拍都是拉伸眼睛调节,作用于晶状体睫状肌痉挛防眼轴增生的,还不如让娃娃多做户外运动多看远处绿植,不一定非要用力去看清楚,而是达到舒缓睫状肌,放松晶体调节,减缓疲劳,视力视力也是一种力气,这种力气也是会过度使用导致眼疲劳的,近视就是长期的眼调节疲劳导致的睫状肌痉挛不能及时把晶状体调节偏薄,让其一直处于过度聚焦偏厚,对整个眼球长期叠加实施的由内向外的张力,最终导致永久性眼轴增生,视线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距离变长了导致视距焦点在视网膜之前而形成的屈光不正,每个娃娃的情况不一,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是什么导致近视的,再因人而异的去注重防控。
  • 喆福 2025-2-26 22:34
    哎 非洲的孩子根本没见过眼镜啊[哭笑]
  • 你行你上啊 2025-2-26 22:31
    学校里的电子屏了解一下,孩子们都是看一整天的,而且是日日看月月看年年看,能不近视吗?我有时候会想,学校里的电子屏和各种防控眼镜是不是资本运作的呀,传统教学不好吗?
  • 眼泪无邪 2025-2-26 22:30
    哎现在科学这么发达就这么一个近视始终解决不了
  • 龍嘚传人 2025-2-26 22:25
    近视是门大生意
  • 喆福 2025-2-26 22:21
    现在教室里都是一体机,这种电子产品多伤害眼睛呀,我们娃儿4年级眼睛近视了,这都算班上晚的了,说实话一体机真的太伤害娃儿的视力了
  • 任赫文 2025-2-26 22:19
    看了文章,发现根本都不怎么懂近视防控…怕补光仪不安全。补光仪现在有功率选择的。高功率长时间风险比较大,现在有很多低功率的。当然长期用谁都不知道。但是现在也有很多长时间用了,比如五年的都有了。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有些用高功率的好几年了也没啥问题出现。阿托品很多小孩不适应。只会越用越严重。调节力不好的就是。离焦眼镜也是只能试试看效果。OK镜太贵了,原理跟离焦眼镜差不多。只不过是白天不用戴眼镜。最不同的是要压眼角膜。很考验医生水平。拉远镜,读写镜这些呵呵了…基本很多娃都不习惯的。已经近视的户外作用不大。但是能户外还是尽量户外。毕竟眼镜疲劳的时候在户外眼镜是很放松的。晚上早点睡觉。半小时作业休息十分钟以内吧。打断就打断注意力。没办法。写字姿势一拳一尺一寸。电视可以看,距离够远。但是也控制30-40分钟以内。休息一下吧。看电视还比近距离玩玩具更好。用眼距离是首先…
  • 最是那抹中国红 2025-2-26 22:15
    学习方式导致的近视高发
  • 创璟传媒 2025-2-26 22:10
    多户外活动,像踢球,羽毛球防近视,或者在阳台写作业。严格管控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特别是不让孩子晚上关灯偷偷看。
  • 马克冇杯 2025-2-26 22:07
    哎 现在就防不住
  • 最是那抹中国红 2025-2-26 22:03
    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现在的孩子要不近视是真难,都是电子产品。前年儿子斜视去眼科医院做手术,一通检查,发现孩子没近视,也没散光,远视储备也好。医生都挺惊奇,说这种达到手术指征的斜视,居然没伴随近视和散光。我笑而不语。并不是我刻意注意,应该是遗传。我快40了,两眼裸眼视力5.1和5.2,我奶奶今年88了,在老家农村昏黄的灯光下还能穿针引线。我们全家都没有近视的。
  • 南宁库里南 2025-2-26 22:01
    孩子们的娱乐时间没有了 希望学校的音体美课不要被占用了 四十年前戴眼镜的和现在不戴眼镜的人差不多少了呀
  • 晚睡早起 2025-2-26 21:58
    现在的小朋友很难有不近视的吧

查看全部评论>>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