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北上深仍然无法取代香港

摘要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金融,城市在各大城市纷纷高喊口号,剑指金融中心的头衔时,必须意识到,建设金融中心的首要任务,是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用健全的法治,为金融交易、资本流动保驾护航。撰文丨熊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金融,城市

在各大城市纷纷高喊口号,剑指金融中心的头衔时,必须意识到,建设金融中心的首要任务,是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用健全的法治,为金融交易、资本流动保驾护航。

撰文丨熊志

金融中心排名,哪些城市脱颖而出?

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7)”,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

内地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青岛、成都、杭州、大连、南京、武汉。

01

金融中心不仅是经济引擎,更是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支点。

放眼望去,那些享誉全球的金融中心城市,不管是纽约、伦敦,还是香港,它们作为资源配置的中枢,凭借成熟的金融体系,在全球经济版图上掌握着重要的话语权。

金融中心的全球排名,也成为衡量各大城市金融实力的风向标。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智库Z/Yen集团推出的排名,每半年更新一次。这次的最新排名,入围的国内城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香港,和纽约、伦敦的“纽伦港”组合,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中心,不管是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还是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均居世界前列。以香港为例,金融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左右。

第二梯队是上海、深圳、北京。其中,上海和深圳跻身全球前十,北京排名全球第20位。这几大城市,金融要素高度集聚,是全国性的资源配置中心,在全球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如上海上交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5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

第三梯队是广州、青岛、成都、杭州、大连、南京、武汉,他们聚集了一些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但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全球影响力尚待提升。

结合以前的排名来看,这份榜单呈现出两个规律。

首先,顶级金融中心的地位相当稳固。纽约、伦敦、香港,金融中心指数长期雄踞三甲,排名很少发生变化。这也是因为,金融中心并非一日形成的,而一旦金融生态、制度体系成型,金融要素的集聚,会有很强的惯性效应。

其次,能上榜的金融中心城市,在国内都是综合实力强劲的一二线中心城市。

原因很简单,金融,本质上就是资金的融通,其核心职能在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中心意味着大量的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是实体经济高度活跃的体现。

所以,GDP体量大的城市,金融业不一定发达,但金融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肯定不会太差。

02

中国地域广袤,资源禀赋各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同样是金融中心,这些上榜的城市,因为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演进之路,在金融中心的建设上各有侧重。

先说香港,作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其地位的铸就绝非偶然,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的历史结果。

1997年之前的香港,沿袭了英国的金融规则体系,吸引了一些外国银行来开设分支;亚洲经济蓬勃发展的阶段,香港趁势大力发展金融业;而且,香港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贸易活动活跃,大大促进了资金的流动与汇聚。

如今,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在资金融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枢作用。

多年来,大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借助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场获取融资支持,同时,这也为外国资本投资内地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和对外开放背景下,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使命紧密捆绑。所以,在和国际金融市场对接的过程中,上海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笔个人外汇买卖,第一个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第一批外资控股券商,第一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人寿保险公司,等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上海不仅金融机构数量繁多,拥有超过50万的金融从业人员,还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2024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

相较于香港、上海,深圳的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金融机构的能级也相对较弱,但毕竟毗邻香港,坐拥深交所这一重要的金融平台,且拥有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大型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更重要的是,深圳的科技创新活力十足,有华为、腾讯、大疆等诸多在研发投入上舍得砸钱的大型企业,为金融科技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所以,在上述榜单的“金融科技”排名上,深圳能力压香港、上海和北京,排在全球第3位。

放眼全球金融格局,北京在金融中心的综合影响力上,或许稍逊于上海,但在金融机构话语权和总部经济优势方面,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为全国首都,北京是权力的中心,是信息的中枢,这里聚集了最多的央企国企和金融机构总部,包括国有四大银行,以及央行、证监会等“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机构。

所以,哪怕北京没有上海那样完备的金融要素市场,但机构扎堆的局面,让它成为金融政策的发源地,和资金流向的指挥中枢,能深刻影响全国金融资源配置,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取代其地位。

03

在香港、上海、深圳和北京之外,还有很多上榜的城市,主要以一些区域性的金融服务功能为主,它们的金融中心发展路径,也和地方产业基因深度绑定。

比如广州依托航运枢纽地位,重点布局航运金融;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深耕数字金融;重庆则是消费金融的聚集地,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全国第二……

与香港、上海等城市相比,这些二线城市在打造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与生俱来的短板,比如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金融改革权限受限等。

但还是那句话,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使命与价值。

金融中心的建设,主要还是要服务所在区域,解决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的需求,所以没必要贪大求全,聚焦一些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形成特色,这同样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在各大城市纷纷高喊口号,剑指金融中心的头衔时,必须意识到,建设金融中心的首要任务,是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用健全的法治,为金融交易、资本流动保驾护航。

在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榜中,评价指标的第一项,就是营商环境。其逻辑清晰如镜:唯有规则清晰、权益保护充分,才能孕育出资金自由流动的繁茂生态。

*本文为冰川思想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评论
353人参与,20条评论

精彩评论
  • 一波了 2025-3-27 22:11
    重庆则是消费金融的聚集地,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全国第二,害死了多少人,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 一波了 2025-3-27 22:09
    上海已经超过香港了
  • 鹏仔论体育 2025-3-27 22:05
    新加坡马上取代了
  • 吉泽明久老师 2025-3-27 22:02
    金融怎么可能取代得了香港,香港的资金是自由出入的,内地不可能让你资金自由出入
  • 黎妮子 2025-3-27 21:59
    北上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些年重点早不在北上深了,还能这样只能说明有人有眼光有人没眼光还硬撑
  • 孙彩林 2025-3-27 21:57
    香港已被新加坡取代
  • 腊梅带雪霜 2025-3-27 21:54
    这个国家的强大活力被严重的限制住了,只有义无反顾的推进改革才能喷发出他的力量!
  • 不愿为帝王 2025-3-27 21:49
    有自知之明挺好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既要又要还有的,通常都是啥都得不到
  • 喆福 2025-3-27 21:47
    个人感觉已经很不错,,,中国大陆上榜两个。。。已经是中国腾飞的见证了
  • 鹏仔论体育 2025-3-27 21:43
    应该大力发展东北,振兴东北!
  • 快樂星情 2025-3-27 21:40
    还差得远呢,继续努力
  • 至爱一生 2025-3-27 21:37
    现在的问题是香港能不能保住前三
  • 小关刀 2025-3-27 21:34
    港元可以和美元自由兑换 是美元代金券,自由度高,光这点就秒杀大陆内各个所谓金融中心了。
  • 枫仔 2025-3-27 21:30
    首先要理解 全球金融中心 这六个字
  • 迎恩门下 2025-3-27 21:30
    很难超,内地政策限制太多了
  • 龙行天 2025-3-27 21:25
    记住,大不代表强,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别狂别扬,就好像暴发户与贵族的气质区别
  • 承诺是金 2025-3-27 21:22
    希望香港越来越好[点赞],希望金融中心排名前三以后变成港上北[点赞]。
  • 老糜 2025-3-27 21:19
    自己评自己?
  • 大黄无色 2025-3-27 21:15
    快了
  • 大地绿色 2025-3-27 21:13
    早晚要超的,等着

查看全部评论>>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