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正被中国家 电企业“挤爆”

摘要

作者|唐飞编辑 |李小天今年9月,泰国春武里府非分特别 热闹,空气中除了湿热之外还充满了等待。9月23日,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正式投产,该工业园年计划 产能600万套,覆盖多品类空调产品。同一 天,海信HHA智能制

作者|唐飞

编辑 |李小天

今年9月,泰国春武里府非分特别 热闹,空气中除了湿热之外还充满了等待。

9月23日,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正式投产,该工业园年计划 产能600万套,覆盖多品类空调产品。同一 天,海信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开工仪式 在泰国安美德春武里工业园举办 ,整个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分为三期计划 ,2030年全部 建成,全面 投产后年产能估计 达260万台。十余天后(10月6日),泰国投资增进 委员会(BOI)允许奥马冰箱在泰国创建生产基地的投资申请。该项目首期投资30亿泰铢创建一座智能冰箱和冰柜工厂 ,计划年产量为170万台,告急用于出口欧洲市场。

加上此前已经在泰国布设产能的松下、东芝、日立、LG和三星等日韩品牌,中日韩家电巨子 已经齐聚泰国,生产线扎堆的背后,是新一轮环球供给 链的布局性调整。

业内人 士指出,中国家 电企业热衷于“下南洋”,从实质 看是在“重构”,其核心战略目标是围绕环球市场的产能重新 设置与成本布局的优化,推动企业向“环球制造、环球销售 ”的阶段跃升。

中国品牌在泰国的密集布局,早有征兆。

几年前,中国车企已经开端 在泰国落子——比亚迪、长安、福田等品牌,已深度嵌入泰国汽车财产链。

假如时光 回溯到五年前,泰国陌头还鲜见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

而现在,从泰国素万那普机场驾车驶向曼谷市中心,路两旁上汽MG、广汽埃安、比亚迪、长城汽车的广告牌鳞次栉比。

数据更有说服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表现,2024年,泰国事 我国新能源车出口的第四大国,仅次于比利时、巴西、英国。全年我国对泰国出口新能源车17.8万辆,同比增长35%,占了泰国汽车总入口量的四分之一。

为了更贴近当地消费者,制止2024岁尾 已经有7家中国车企在泰国落地,除了上面提到的比亚迪、长安、福田,还有上汽名爵、长城汽车、广汽埃安等品牌,实现了从计划 、生产到销售 的全闭环。

图注:泰国陌头的中国品牌汽车

泰国成为制造重镇并非偶然,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心,南接马来西亚,东连柬埔寨,西邻缅甸,向北可通中国云南,向南掌控马六甲海峡入口。更告急的是,泰国拥有不错的政治稳定性和政策一连性。

林查班港的突起 是泰国制造业起飞 的关键。作为曼谷湾的深水港,林查班自1991年运营以来,已成为东南亚第二大集装箱港。这里每周有高出100条国际航线,毗连环球各大港口。对于依赖原质料 入口和成品出口的制造企业而言,这是无法替换的竞争优势。

除了有利的地舆 地位 的优势,生产成本低也是车企选择泰国的原因之一。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中国劳动力每周工作时光 为46小时,而泰国的周工作时光 为45小时,与中国相称。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19年,泰国最低月工资标准约为中国的77%。加上集团 的劳动力实质 较高,且具备必定 英语本领,是以 对外资企业投资设厂有较大的吸引力。

图源:中金公司

制止2023年,泰国的汽车产量占领 东盟汽车生产总量的45%,处于东南亚汽车财产中心地位。而且跻身环球前十大汽车生产国,高出了法国和英国等老牌工业强国。

“当地生产当地卖”的模式,也资助中国车企在泰国快速抢占市场。尤其是在纯电动车型范畴,中国品牌具有绝对优势。

2025年前三季度,泰国纯电动车新增注册86432辆,此中比亚迪(含腾势)以29633辆居首,占纯电动汽车市场的34.3%;广汽集团(埃安+HYPTEC)与长安集团(DEEPAL+AVATR)分别 以9579辆和8884辆紧随厥后。MG、长城欧拉等亦进入前五,市场销量前十名中,有七个中国品牌。

同时,中国车企锚定泰国,必定 水平上也是受到了日系车企的影响。

泰国,堪称日本苦心经营的大本营。上世纪中后期(1960s-80s)日系车企就已经通过整车出口方式扩大自身汽车市场,逐步霸占东南亚市场。随后,跟着 许多国家 陆续进步入口关税,进步贸易壁垒,叠加1985年后日元升值,整车出口的成本增大,迫使日系车企在海外 创建生产基地,泰国成为它们的首选。21世纪后,日系车企在海外 的布局已非常完善,在差别国家 和地区创建了生产基地和销售 收集 ,本土出口量近年来对峙 在300-400万辆,而海外 汽车生产量上升至近1700万辆,是本土出口量的四倍。

得益于这种“三步走”的策略,日系品牌在泰国乃至东南亚的覆盖率快速上升。制止2023岁尾 ,东南亚汽车市场中日系车市场份额高达68.1%。印尼、泰国、菲律宾等范例国家 中,两田(丰田+本田)的市占率分别 达到69%、45%、50%。

固然,日系车企在泰国布局产线的20余年间,也为当地造就了大量制造业人才,这为包括中国车企在内的其他制造业企业跟进供给 了有利条件。

根据泰国投资增进 委员会(BOI)的数据,2024 年中国企业对泰国的直接投资申请额为 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高出日本、美国,在泰国告急贸易同伴中位居首位。

日系家电企业在泰国的布局,同样对中国企业有着启爆发 用。

1979年,松下就已经开端 在泰国生产洗衣机和冰箱。1988年,夏普在泰国创建工厂 ,生产产品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等。90年代 ,日立也开端 了在泰国的营业 布局,创建HADSYS(泰国)有限公司,告急举行冰箱紧缩 机营业 的产销营业 。

第二波在泰国的建厂潮告急集中在近十年间。2012年5月,东芝启动在泰国的第二生产工厂 创建计划;同年11月,东芝公布在泰国设立生产空调核心零部件紧缩 机的合伙 公司。

至于为什么出现 这样 的现象,告急是整个东南亚家电消费需求增速较高,传统的“三大件”,尤其是空调在海外 增速依然可不雅 。

根据欧睿数据,东南亚六国2018-2023年家电行业GAGR为5%,渗出率和我国2010年左右相称,对标国内增速水平及代价差异水平,该机构预测东南亚家电市场有望实现5%-10%左右增长。

而且东南亚多国地处热带地区,天气炎热,大众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电需求茂盛异常 茂盛。以泰国为例,首都曼谷全年平均气温27.5℃,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然则 每百户中仅有50.9户拥有空调,将来增长潜力巨大 ,这也是为什么海尔、海信等优先将空调产线设在泰国的原因。

海通证券数据表现,泰国已经是东南亚最明白电制造国。多年来,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告急生产商已接踵 在泰国创建了工厂 ,泰国成为环球除中国外的白电第二大生产制造大国,这告急得益于近年来环球白电制造财产链的重构,泰国比较告成 地承接了日韩及中国转移出来的工厂 产能。

图源:海通证券

海通证券家电研究首席剖析 师陈子仪指出,从竞争格式 来看东南亚市场的情况,我们发明 韩国品牌在东南亚市场仍占领 主流地位,日本品牌其次,跟着 中国企业逐步对海外 品牌(如东芝)完成收购并在东南亚创建相关工厂 ,中国品牌在印尼、泰国、越南这几个地区逐步占领 必定 的市场地位。

除了在新加坡这样 的发达国家 ,国内品牌份额较低外,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其他五国担当度较高。分品类来看,中国品牌(包括收购品牌)彩电在印尼和泰国占领 接近30%的市场份额;中国品牌(包括收购品牌)冰箱、洗衣机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及越南占领 15%以上份额;中国品牌(包括收购品牌)空调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及越南的销量份额均高出20%。

图注:泰国商场 内的中国品牌家电

贸易环境的变化,也加速了家电企业的决策周期。

奥马家电在投资文件中明确提到,泰国工厂 “告急出口欧洲”。这并非偶然,近年来,欧洲对中国制冷产品征收高额反推销 税,而从泰国出口则可享受东盟—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待遇,关税成本大幅低落。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美国市场,持续告急的贸易关系迫使企业追求 “第三地”生产。

政策层面的盈余 与财产链整合优势同样明显。《地区全面 经济同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地区内关税减免与原产地规矩 大幅低落了贸易成本。为了吸引更多外资,泰国也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当地采购优惠、生产流程监禁 、投资规范和外籍雇佣政策等。以家电和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为例,泰国为企业供给 5%的超低税率。

市场优势、政策优势再加上泰国原来就具有的财产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让中国家 电企业此时大举进入,显得恰逢当时。

这场家电企业的迁徙,实际上是中国制造出海进程的一个缩影。

集团 来看,中国家 电出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出海时代 (2000-2010 年),依赖相对廉价且高效的劳动力,带来成本优势,代工范围 灵敏提拔。集团 出现 高产量占比,低品牌占比特色 ,且连续至今。2020年我国空调、冰箱、洗衣机产量分别 占环球的70%、50%、40%左右。当时,中国企业告急以贸易方式将产品卖到海外 ,“中国制造”更多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

第二阶段是品牌出海时代 (2010-2015年),将组装环节外迁至东南亚等地,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中国入口。这固然低落了成本,却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质料在外,市场在外,只有组装在当地。

第三阶段是本领出海时代 (2020年至今),从早期纯真 侧重海外 销售 本领,逐步转向包括研发,供给 链及营销等全价值链的本领创建。在研发范畴,78%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或在将来短期内将摆设海外 研发力量;在供给 链范畴,中国企业正在借力国内优势搭建国际化柔性供给 链。

简单说,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正在从“走出去”、“走进去”向“走上去”演进——走出国门,深刻 主流市场,最终成为领先品牌。

在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里,我们看到的不但是生产线,还有研发中心和销售 收集 。这里的工程师会根据东南亚湿热的天气特色 ,开发得当当地使用的空调产品;营销团队会研究泰国消费者的使用风气 ,调整产品计划和卖点。

好比,不雅 察到泰国用户喜幸亏炎炎夏季喝冰沙,海尔就研发出能制造 冰沙的大冰箱;泰国雨季湿润容易滋生细菌,海尔推出了自清洁 空调;思量到多生齿家庭洗衣需求,海尔计划了大筒径洗衣机;今年首发的AI聪明语音空调,无需联网即可自由交互,贴合对“便捷生活”的追求。

深度当地化也带来了高回报,海尔2024年财报表现,公司期内海外 市场实现收入1438.14亿元,同比增长5.43%;此中东南亚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4.8%。

也正是基于中国家 电企业对当地需求的洞察,中国品牌正在一点点从日系品牌手中夺过市场蛋糕。海通证券研报表现,2018年空调品类在泰国的销量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别 为三菱、大金和松下,而到了2023年,海尔在该品类中已经跻身前三,当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从13.1%提拔到21%。2024年的最新数据表现,泰国空调销量排名前五的品牌格式 酿成了海尔、三菱、大金、TCL、松下,中国品牌已经占领 两席。

中金剖析 员何伟总结,东南亚市场,冰箱、洗衣机、大厨电市场,基本 被中日韩企业把持。日本企业原来占领 明显 优势,近年通过海尔并购三洋、美的并购东芝、台湾鸿海并购夏普,中国企业份额获得 大幅提拔。

近一个世纪,环球消费电器、消费电子财产沿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东南亚/南亚的路径不停迁徙,当前正处于中国大陆向东南亚、南亚的迁徙过程中。此中,消费电子、纺织服装的财产链转移最为明显 ,其次是消费电器。

车企“泰国模式”的告成 ,正在产生树模效应。车企打头阵、家电紧追随 ,下一个大概是消费电子、新能源装备或工业母机。跟着 制造基地的增多,对装备与核心部件的当地化需求一定上升,这将动员更多财产链相关企业出海。

更告急的是,“泰国模式”正在被复制到环球其他地区。在墨西哥,中国车企和家电企业同样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瞄准北美市场;在波兰,中国制造企业依托当地优势,实验着辐射欧洲大陆。

这场接力没有终点,从产品输出到产能输出,再到现在的本领输出,中国制造正在环球范围内誊写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没有永久 的领先者,只有不停通报的接力棒。

经济学博士、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参谋 尹艳林在新书《深层次 改革》中将这种环球财产链、供给 链的迁徙界说为“重构”。

书中还指出“供给 链是环球化最有力的毗连,但三年疫情加剧了环球财产链、供给 链深度调整。过去 ,供给 链转移有两种动因:一个是成本驱动,另一个是冲破贸易壁垒。近年出现 了第三种情况,就是跨国企业为了避险而哀求 供给 商举行强制迁徙。这使得供给 链迁徙不再是简单的溢出问题,而是被迫迁徙。”

言外之意,这场本领输出的接力赛,大概远没有达到 终点。而坐拥天时地利的泰国,注定成为中国制造业环球扩大 的门路上,至关告急的必经之地。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