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 编者按】在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许多始创 项目每每必要大批 资金与伟大 团队才气起步。但本文的故事却冲破惯例 :一名掉 业 步调员在困境中抓住机会,仅用 3 周时光 ,便开辟出直击用户痛点的产物,仅以 2 人焦点团
【CSDN 编者按】在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许多始创 项目每每必要大批 资金与伟大 团队才气起步。但本文的故事却冲破惯例 :一名掉 业 步调员在困境中抓住机会,仅用 3 周时光 ,便开辟出直击用户痛点的产物,仅以 2 人焦点团队便实现了年收入 25 万美元(约人平易近 币 182 万元)的亮眼成绩。 各人好,我叫 Ilia,是一款名为 Perfect Wiki 的 SaaS 产物的开创 人。它是一个内嵌于 Microsoft Teams 的企业内部知识库工具,主打一个“简单好用、无需跳转”的理念,专注于办理 Teams 自带的 Wiki 的各种 未便问题。 过去五年,我用异常
精简的团队,在没有融资、没有“天使轮”、没有“A 轮”、也没有 20+ 人开辟团队的环境下,把这个项目做到了一年 25 万美元(约人平易近
币 182 万元)的安定
收入。 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从最初设法主意 的诞生,到第一个客户的获取,以及过程中犯过的毛病 和走过的弯路。希望能为那些同样希望靠本身打造产物的开辟者、创业者们带来启发。 ![]() 出发点:一个掉 业 步调员的反思 2020 年 5 月,我掉 业 了。当时我正在思索该启动什么新项目,大概把精力投向哪一个方向 —— 但疫情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市场形态:大批 企业转向远程办公,视频集会工具需求激增,几乎每家公司都想做本身的 Zoom。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规律 :在淘金热中,最赚钱的不是淘金者,而是卖铲子的人。 Zoom 在疫情期间火爆异常。一开始 我想“蹭一波热门”,做了一个小工具 —— 翻译器插件,并把它发布在 Zoom 运用 市场上。但我很快发现:没人关心 Zoom 的插件,各人只关注 Zoom 本身,其运用 市场几乎没有流量。 那次项目掉 败之后,我转向了 Plan B —— 把这个翻译器搬到微软 Teams 运用 市场上。果然,Teams 的插件市场活跃得多:用户数目多、评分和下载量也高,全部 平台都很有生命 力。我的直觉果然没错:插件上线没几天,就有了第一个付费订阅用户。但我很如意 识到,这个翻译器功能太单一,没有成长空间,而且 微软随时都有大概 推出本身的内置功能来轻松替换我。 就在那时,我决定 更深刻 地剖析 微软 Teams 用户还面对哪些其他问题,以及我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毕竟市场在那儿,用户也在那儿,我只必要找对一个“切中痛点”的产物方向即可。我开始 在各类 论坛、品评区、社群中挖掘用户反馈,结果发现了一个共同 槽点:Teams 内置的 Wiki 太难用了!许多用户都反映它“卡顿、编纂 不便利 、功能缺少 ”。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清晰的念头 :“我要做一个真正好用的知识库产物,就内嵌在 Microsoft Teams 里。”这个工具必需 够快、够轻便,而且 面向的是平凡用户 —— 不必要技巧 背景,像用 Word 一样简单。 ![]() 上线几天,就迎来了第一位付费用户 我只花了三周时光 ,就做出了产物的第一个版本。它支持页面建立 、编纂 ,而且具备一个极为关键的功能:全文搜索,这恰是 Teams 内置 Wiki 所缺少 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开辟上,我使用了本身异常 认识的技巧 和工具:后端使用 Node.js + Express,前端使用 React。 在微软 Teams 运用 市场上发布 Perfect Wiki 几天后,我就迎来了第一个付费用户。这印证了我的判断:真的有许多人在 Teams 里主动搜索“wiki”关键词,希望找到比官方内置工具更好用的替换品。 由于当时还没出现 竞品,我的 Perfect Wiki 在关键词搜索结果中一直排名第一 —— 即是是“0 成本获取用户”的超级流量进口 。我这才意识到,我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市场缺口,而且 可以靠办理这个问题来赚钱。 ![]() 如今已有 500+ 家公司在使用 Perfect Wiki 到如今为止,环球有凌驾 500 家公司在使用 Perfect Wiki,主要市场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德国。 过去五年间,这款产物连续迭代,功能逐步丰硕 ,如今年收入安定 在 25 万美元摆布 。虽然 ,这条路并不总是顺风顺水,我也经验 过增长 停止 、方向迷掉 的阶段,是以 不得不调整蹊径、优化产物、挖掘新需求。 在 2024 年,微软以致在微软 Build 开辟者大会上重点展示了 Perfect Wiki,称这款产物是 Teams 平台中“评价最高、实用性最强”的运用 之一 ——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异常 重要的里程碑。 ![]() 什么人们会选择我们? 许多客户都是在尝试过微软自带的 Wiki 后主动找上门来的,他们对它的共同 评价是:“太难用了。”与之相反,Perfect Wiki 则对峙“简单至上”的理念:只生存真正有效的焦点功能,不搞繁芜 化,同时全部利用都在 Teams 内完成。 紧辘集 成是我们的关键优势。差别于 Notion、Confluence 等工具必要跳转网页或开新窗口,Perfect Wiki 就嵌在 Teams 内部,用户在哪协作就在哪编纂 知识库,不会增长额外累赘 ,使用体验极其自然。 据悉,微软也曾尝试过用 Viva、Loop 等产物来改善知识库体验,但这些工具太笨重、太难懂白。Perfect Wiki 则是从一开始 就围绕 Teams 而设计,这也是我们能快速赢得 用户的最大原因。 ![]() 团队只有两个人 没错,如今 Perfect Wiki 的焦点团队就只有我和一位同事:我负责产物与开辟,他负责客户支持。虽然人少,但我们的推进服从很高,能快速上线新功能、积极与客户沟通、重复 验证设法主意 ,同时保证服务安定 运行。 除了部分营销、内容写作会外包外,全部产物与代码相干的工作都由我们本身完成。 ![]() 如何 明白用户真正的需求? 一切都从“沟通”开始 。我们有一个内部运用 聊天窗口 —— 用户可以随时留言、提建议、报 bug。我们还会做 demo 演示、评论辩说 使用途 景,并每个季度主动接洽一些老实用户收集 新功能建议。 我们不会“想虽然 ”地开辟新功能,Perfect Wiki 中的每一项新功能都必需 是用户真正要乞降 必要的。比如,我早先不肯定 “在页面内搜索” 这个功能是否有必要。但厥后收到许多用户反馈说文档太长,Teams 里的 Ctrl+F 搜索没反响 ,我才意识到:哦,本来 这个功能是“刚需”。 又比如:有效户建议我们开辟一个“每周更新择要”,用于主动推送新文档或知识库变动。这个提议立即引发了其他客户的共鸣,最终我们让它变成了惯例 功能。我们就是这样 改良 产物的 —— 不是靠简单的推测,而是与我们的用户互助。 而且 ,我们本身确实也在用 Perfect Wiki,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必要改良 和成长 的处所 。我们用 Perfect Wiki 办理 全部的内部知识文档、开辟筹划 、使命分派 ,连我们的公共资助中心也是用 Perfect Wiki 搭建的。所以说,我们本身就是“重度用户”,更能第一时光 发现问题,快速修复。 每次我看竞品的客服系统页面,都发现他们居然用的是 Intercom、Zendesk 品级三方工具。我就很烦闷:如果你自家的产物那么好用,为什么本身不用?对我来说,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如果你本身都不想用自产业物,那它就一定不敷好。 ![]() 成本极低,收入可不雅
2025-03-05 2025-03-03 2025-03-05 2025-03-03 2025-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