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拉扯,最后 一块拼图补齐:蒙古入局,“西伯利亚力量2号”迎来中俄蒙“三向奔赴”

摘要

2025年9月2日,借上海互助构造峰会之机,中俄蒙三国元首在北京达成多项重大年夜 互助成果。三国一致赞成 将中俄蒙经济走廊计划 延长 至2031年,并签订20余份互助文件,笼罩 能源、基建与经贸等范畴。尤为惹人 注视 的是,三

2025年9月2日,借上海互助构造峰会之机,中俄蒙三国元首在北京达成多项重大年夜 互助成果。三国一致赞成 将中俄蒙经济走廊计划 延长 至2031年,并签订20余份互助文件,笼罩 能源、基建与经贸等范畴。尤为惹人 注视 的是,三方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标志着这一弃捐 近二十年的计谋 工程终于取得本色 性希望

然而,这一互助背后,实则隐蔽着长达十余年的艰巨博弈:从早期的器械 线之争、气价拉锯,到2024年蒙古忽然将该项目移出国家 计划 ,再到今年上合时代 的态度大年夜 转弯——这条能源动脉为何如此运气多舛?蒙古为何忽然改弦更张?它又将如何重塑中俄蒙乃至全部 欧亚的能源与地缘格式 ?

 

二十年马拉松跑跑停停:中俄能源博弈与蒙古关键契机

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堪称一园地缘互助与能源计谋 的“近二十年长跑”。

缘起:器械 线博弈。该项目雏形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普京初次提出的器械 两线中俄天然气管道设想。其时,俄方倾向西线“阿尔泰计划 ”(即厥后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从西西伯利亚气田经阿尔泰区域进入新疆,再衔接中国西北内陆,路径短、成本低;而中方基于市场布局和已有中亚气源思量,更青睐东线(厥后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即从器械 伯利亚经黑龙江黑河入境,直达东北沿海工业腹地。双方拉锯多年,最终 锁定东线,在2014年签下了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条约。1号管道于2019年底建成通气,到2024年12月全线贯通,连接 华北华东9个省区市输气网络 。而西线虽在2014年北京APEC时代 也签了谅解备忘录,但现实希望迟迟没有冲破 。

曲折:弃捐 与改线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放缓、油价下跌,中俄在代价 机制长进 行多轮磋商但未达成共识,西线原有的“阿尔泰计划 ”是以 暂缓推进。到2019年,西线项目迎来起色 ,由于欧洲市场不肯定 性增加及北溪2号遭遇阻力,俄罗斯加速“向东看”。普京在同年9月的东方经济论坛上初次公开支撑 西线放弃“阿尔泰计划 ”,提议 改道蒙古国,并启用“西伯利亚力量2号”代指新西线项目。与“阿尔泰计划 ”比拟 ,新的蒙古路线阵势平坦、技术难度低,天然气直达中国东部需求旺盛区域,又克制在新疆与中亚气源猛烈竞争。

再启:蒙古的参加与两度突转。2019年12月,俄蒙签订互助谅解备忘录;2021年,俄气在蒙注册“联盟 东方”公司(Gazoprovod Soyuz Vostok)推进可行性研讨 ;次年1月完成研讨 ,确认蒙境内管道长962.9公里、设5座压气站,年输气量 达500亿立方米,项目一度驶入快车道。然而一年之间,蒙古态度两度急转:2024年,蒙古政府忽然将该项目从国家 发展 计划 中移除,引发“冷处置惩罚”猜测;但到2025年上合峰会,又骤然反转与中俄配合 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三方备忘录,明确鞭策 建立。蒙古态度为何在 短期内如此反复?这背后又有什么深层逻辑与考量?

2024年9月3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中左)和蒙古总统乌赫纳吉·呼日勒苏赫在蒙古乌兰巴托萨尔奥尔东政府大年夜 楼举办 集会 

按下与疑云:乌兰巴托的2024冷处置惩罚之谜

蒙古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态度反复,映射出其在地域博弈中的谨慎 与担心。作为中俄两大年夜 地域强国的配合 邻国,蒙古虽期待借该管道得到过境收入、提拔能源自主 并深化与邻国的经济联结,但其决策远非简单的经济账

2024年8月,蒙古政府忽然将项目移出国家 四年发展 计划 ,背后是多重现实顾虑。其一,中俄天然气会商中的关键参数仍有待敲定、项目商业前景存在不肯定 性,蒙古方面持谨慎 态度;其二,蒙古尤其警惕 西方可能实验的二级制裁,担心 因帮助俄罗斯能源出口而受连累;其三,该国国内分析猛烈警示需戒备 “乌克兰式”的过境国风险,克制陷入大年夜 国对抗 前沿。这些因素好像动摇了蒙方的参与刻意。

同时,蒙古过去 二十年始终履行 “第三邻国”计谋 ,试图借助美日等域外力量均衡中俄两大年夜 邻国的影响。拜登政府时代 ,美国对蒙古展开密集外交攻势。2023年8月,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高调访美,双方确立“计谋 第三邻国伙伴关系”,并初次举办 联合军演。美方意图将蒙古纳入所谓“印太”布局,切断中俄之间的陆路能源通道。在这一背景下,乌兰巴托只得暂时弃捐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

然而一年后,伴随地域形势与大年夜 国外交格式 演化 ,蒙古在上合峰会时代 态度产生 显着转变,最终 在反复权衡后,决议 从新 回归区域互助框架。这一态度突转的背后,既有权衡之困,亦有布局之谋。

 

 权衡与反转:蒙古的计谋 考量与长处决议

在当前举世地缘政治格式 深入 调度 的背景下,随着美国对中俄政策涌现 阶段性松动,蒙古传统“第三邻国”计谋 的有用性迅速降落;与此同时,蒙古高度依靠资源的单一经济布局和严厉的债务压力,正迫使它从新 审阅自身在中俄之间的定位。“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推进,正在成为蒙古解脱 边沿化风险、深度融入区域能源体系的关键契机。

从计谋 上看,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外交政策涌现 显着转向。新政府一边向俄罗斯开释乌克兰问题上的缓和信号,一边表现欢迎中方高层访美,主动与中俄同步改良 关系。这一转变,使蒙古在美国地缘计谋 中的“筹码代价”大年夜 幅缩水。一旦失去美国庇护,又错过中俄能源互助的时机,蒙古将面临被双重边沿化的风险。

尽管 乌兰巴托盼望与西欧日等对峙 精良关系,但现实却很清楚。蒙古不仅在地舆 上被中俄完全困绕,经济上也高度依靠这两大年夜 邻国。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立,已成为蒙古最务实的选择。对蒙古而言,“西伯利亚力量2号”不仅仅是一条过境管道,更是蒙古解脱 经济困局、实现多元发展 的紧张抓手,也是缓解平安 焦虑、提拔地缘代价的计谋 支点。

 

从经济长处上思量,蒙古公正 易近 经济高度依靠矿产出口,布局单一且脆弱。根据世界银行2024年陈诉,蒙古外债总额已冲破 300亿美元,而其国内临盆 总值仅203亿美元,债务率高达147%,人均负债近1万美元。严厉的债务压力迫使蒙古在过去 两年中与中俄反复周旋,试图经由过程 抬高过境费、争取气价优惠来最大年夜 化自身长处。然而,2024年,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达成协议 ,决议 使用现有中亚管道网络 向中国输气。这一变革减弱了蒙古作为能源通道的不成 替代性,令其预期中的过境费收入和基建进级 计划面临失 的风险。

在巨额债务与替代路线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乌兰巴托从议价博弈转向务实互助,主动将自身从新 嵌入中俄能源供应链。2025年9月,中俄蒙三方迅速签订互助备忘录。这不仅是对债务可持续性的现实回应,也是一个资源依靠型国家 在能源格式 重构中的必然选择。蒙古不仅期望经由过程 该项目得到俄方天然气代价 优惠,更盼望借此深化与中俄的经济纽带,借助两大年夜 邻国实现资源代价变现。对乌兰巴托而言,确保过境收益与基建红利的稳定性,远比继续博弈更相符 其宏不雅 经济平安 长处。

 

中国之策:能源平安 、金融自主 与计谋 新通道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成后将大年夜 幅降低我国对高风险海上天然气进口通道的依靠,显着增强国家 能源平安 与自主 韧性,进一步整合中亚资源供应与市场纽带,为构建更稳定、多元的欧亚能源经济新体系供给 计谋 支撑。

首先 ,现在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仍高度依靠海上运输,大年夜 多数须经过 马六甲海峡与南海航线,因而常年面临海盗袭扰、海况波动 等多重风险。地缘政治博弈正使海运通道的“灰色地带”风险急剧放大年夜 :美国及其盟友以“飞行自由”为名强化南海军事存在,菲律宾、越南等声索国频频在争议海域接纳单边举措。同时,美元结算体系与保险、再保险规则 均被华盛顿深度掌控,若对华提议 次级制裁,只需把长臂伸向船东、保赔协会或口岸 运营商,便可刹时让整条海运链“断链”。是以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将缓解我国对海运通道的依靠,把“卡脖子”节点从风云莫测的南海后撤到中俄蒙三方共管的陆地走廊,显着提拔国家 能源平安 与韧性。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天然气需求显着增加 。据中国国家 能源局宣布 的《中国天然气发展 陈诉(2025)》数据表现,202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已超过2000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进口量为5504万吨,进口依靠度到达45%。“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计划年输气能力5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24年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的近30%,将有用缓解东部能源供需告急局面。该管道将与“西伯利亚力量1号”及“远东”管道形成协同效应,使俄罗斯对华年供气总量增至1060亿立方米。这一能源动脉不仅经由过程 降低对海运天然气的依靠增强供应平安 性,还将鞭策 能源布局清洁化转型,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并对能源布局清洁化转型形成有力支撑。

别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初次接纳国夷易近 币和卢布各占50%的本币结算模式,彻底解脱 对美元依靠,开创欧亚能源生意营业 新范式。这一机制有用减弱了美国经由过程 美元体系实验“长臂管辖”的能力,也为中俄蒙乃至更广泛的“一带一起”国家 构建起更加妥当、自主 的金融协作框架。它不仅激活了本币在区域商业中的使用,助推国夷易近 币和卢布国际化进程,更显着增强中国在大年夜 量 能源资源范畴的订价话语权,与“一带一起”倡议所提倡的“资金融通”目的高度契合。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不仅是一条能源运送通道,更被视为撬动举世能源格式 的紧张支点。在单边主义抬头之际,中俄以卢布和国夷易近 币结算机制鞭策 能源商业去美元化,探索独立 于传统体系的互助路径。蒙古国的参与使中蒙俄经济走廊实现三方共赢,为“一带一起”倡议供给 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具体案例,更为新兴市场国家 供给 了构建更具自主 性的能源平安 体系新范式。

结语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长达二十年的博弈迈出关键一步,标志着政治层面的共识已开端达成。尽管 具体气价、供应量和分包商等商业细节仍待敲定,但在三国高层配合 鞭策 下,项目落地前景趋于明朗。于蒙古,这是现实压力下的计谋 转身;于中国,则是能源平安 与金融自主 的紧张布局。这条管道不仅是天然气动脉,更是欧亚地缘经济重构的试金石——其最终 走向,仍待持续追踪。

(本文作者:余易阳、刘雪颖)


我们是国际关系范畴的青年学人团队,存眷 举世治理、商业风云、社会文化,旨在增进 国际明白,让世界各地的相互听到。欢迎腾讯新闻 的读者们持续存眷 我们的作品!

  • 本文独家宣布 于腾讯新闻

  • 图片来自于网络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推广
火星云矿 | 预约S19Pro,享500抵1000!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有招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妙招创作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分享你的妙招经验,日常生活、技能学习、成长励志、恋爱婚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妙招,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